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古代淮北十景

古代淮北十景

来源:  浏览 3155

古代淮北十景序:昔览《宿州志》知有八景之说,曾一一访之,流连凭吊间,其实迹多不存。
时与解华顶君论及建立淮北文化风光体系事,解拍案而起,策文理韵,相襄成此。今抛砖石之什,出十景之说,以引诸君之金声玉振,或可为淮北山川添锦,风物增彩。

景一:相台眺日

昆仑晷景始剖天①  阆风直预不周巅②

王母月窟食青鸟③  开明阳台树琅玕④

三成昆丘启圣化⑤  五残心德轶不传⑥

                                唯余迎旭相台上    朝日跃出碧波间

      相山属泰山余脉,主峰地理坐标在东经116.8度,北纬34度线上,横空出世孑然独立于中原腹心。《宿州志》说山在相城乡,高五里。周二十里,称州巨镇,为诸山之宗。上有古词、汉碑三百有五,残断不可读……。铭曰:“巍巍相山,盘纡穹崇,丄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神旧号‘明上王’,未详所始。”碑如此多,神如此古,耐人思忖。

      相山是一座神秘的山,是一座美丽的、鲜为人知却富有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的山。今天我们从天文学、文献学、考古学等角度切入,初步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认识到她就是冯相氏和保章氏掌日月星辰、风云气象、世登高台以视天文气象之次序的地方。古籍中记述之海内昆仑丘(虚)、不周山、日月山、西王母之山……就是相山。庙祠之“明上王”谥号可发人深思。

      神是古代被超人化的天文气象工作者,上帝是天文气象台的主管、科技总裁,神山即是天文观象之所。相山主峰周围有地平日晷操平水槽,圆形石晷多个,古陶片多见,山北祭祀坑兽骨累累,山西南有天藏古寺。考《山海经》“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禹阙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十洲记》“崑崙号曰崑陵……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但当心有观于崑崙也。昔禹治洪水既毕,乃乘蹻车渡弱水到此山,祠上帝于北阿。”再考《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禹攻共工国山……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等资料,均与相山地理地貌现状相符,古代“相土烈烈”、昭明居砥石、河出积石、相土之东都、穆天子宾于西王母……等史传和神话因之而澄清。

       登相峰极目,视野空阔,尤以春秋二分晨昏晴霁之际,一轮红日卯出酉入,朝晖夕曛,流锦溢彩,加之山花草树,岑色岚光,让人逸趣横生,神飞物外。相山灵秀之气烝溶于浩荡天籁之中,正未可以言语而尽述也。

另附 :                                      秋日登相台

捧日拂月揽群宿  岱南淮北耸高岫

                                    冯相直钩钓七曜⑦ 炎黄曲圭辟九州

   磅礴千里石硭砀  纡徐万古湘濉流⑧

                                    暇日登临赜圣迹  满山黄绿坛庙秋

再登相台

岱南淮北势峥嵘   万古华夏启圣统

日月 窳崐崘墟⑨  琅琊璇玑不周风⑩

青龙白虎翔朱鸟    伏炎相柳传祖农

今日重黎山下庙   丰碑依旧说显通

注:

①昆:测比日影长短。仑:研究计算测得数据。

②阆风、不周:观象台岭名,古量测风云气象处。不周:相山主峰,古代测定周天年岁之处。不:鳺鴀,鸟名。周:燕子。少昊时以鸟纪官,鳺鴀为祝鸠氏,为司徒。契为子姓,其母吞燕卵而生契,后来契为司徒主管天文,观象台得名于鳺鴀、燕子两鸟名,故名为“不周山”。

③王母:黄帝妻,姓西陵氏,生少昊,号西王母,因少昊以金德王,又号金母。住相山东侧龟山,又号龟山金母。佐黄帝管理天文气象事宜。月窟:相山秘霞洞,又名出云洞,在龙岭东段南侧。食青鸟:食,观测日月运行及蚀象。青鸟:官名,少昊以鸟纪官,青为东方之色。

④琅玕:玉石制作的量具,圭表之类。

⑤三成:《尔雅·释丘》中有“三成昆仑丘”之说。而相山龙峰有三重。成:五行攸序曰成。

⑥五残心德:残,践也。岁、填、辰、太白、荧惑五星在运行中显示征兆。心,大火星,古代火历纪时所本,也是淮北的天文分野。

⑦冯相氏:《周礼·冯相氏》曰“世登高台以视天文之次序者”。七曜:日月加上五纬(见⑥)的合称。

⑧湘:湘河,古湘河发源于永堌官山西南,西流经瓦子口,南绕相山东南流,相城称上湘,宿迁称下湘。

⑨ 窳:天文仪器的操作系统,窳,器中空也。

⑩琅琊璇玑:琅为量测器具,琊,古人造历“归邪于终”,置闰。旧历十九年七闰,以360日为正,余日为邪。余、邪古音同。璇玑:天文仪器。《尚书》记舜曾运璇玑以齐七政。

景二:黄里春杏

黄隈寒梅馥夕曛  里中消息靓宜人

暖风撩雨近清明  杏花惹蝶上碧岑

磐石雅擁松竹老  春濉偷染杨柳新

一曲樵唱花雨落  掬得芬芳堪洗心

       黄里在相山西麓,大沙河、湘西沟、蒋河交汇于村西北,村东山坳中有天藏古寺与相山庙隔山相望。南连曲阳,北接徐里。依山傍水,风水佳妙,是淮北市的西苑花园。

      黄里风光可称三绝,每当夏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之节候,缘河穿行于绿树荫中,观鱼赏萍,东眺碧岑遥岚,西望万里禾稼,有山水清绝之妙趣。每当徘徊于凤凰山梁,品圣人井水①,赏西下落日,抚量日古晷②,辨岩画古符③,让人遐思冥想,有史迹古绝之赞叹。最为观止者是近千株古柏依然、蔚然、挺然、傲然立于万千株桃杏茂榴之间。当龙沙雪消,草色乍绿,嫩阳初暖,节近清明,村东坡上隈中坳里,万杏怒放,香芳弥空,趁以蜂歌蝶舞,麦青菜黄,豌豆、蚕豆争相加入烂漫行列。村中人家院中、路边、地头巷间到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二十天的盛花期后,又“风笔咋举,漫向枝间品题,将花瓣儿轻轻托起,飘雨,飘雨,浸湿丹青画底”,别有一番韵味。古人的“沾衣欲湿杏花雨”、“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春上游,杏花落满头”、“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花褪残红青杏小”等诗句中之意境均可在黄里品到、味到、悟到,黄里春杏可称美绝矣。

注:

①圣人井:在黄里村东的小山腰中。

②量日古晷:古代量日计时的工具,又叫太阳钟,后黄里村东发现四处。

③岩画:后黄里村东山有岩画两幅,刻划符号多处。

景三:相祠灵光

                                  颛顼承天继羲农   分得阴阳运二龙

   隔绝民神乾坤理①  聚城相南驻黎重②

仲春出火百物起③  九秋归藏万化成

                                   最是重阳山隈里   醉数霜崖染绿红

       淮北市中心正北两公里处有“显通寺”建于深谷之中。碑载所祀乃皇帝之子,主司徐豫福祉,调和阴阳,赞化一方。昔谥“明上王”不详所始,元统三年(1335年)有铭曰“莭彼相山,丄应苍芄(大火星),其根磅礴,不(通“环”)据九泉,为国之镇,灾祥主焉。”到乾隆二十二年,太子少傅高晋奏拨库币重修,御书“惠我南黎”题额悬匾于殿门之上。”

     相山显通寺有碑云:“相城颛顼帝所建也”。《帝王世纪》说“帝颛顼高阳氏……平九黎之乱……,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到清帝弘历赐匾,渊源有自。更有清凤阳守项樟诗云:丄应房心气澍清,远含徐豫势峥嵘,共姬贞白今留墓,相土回还旧有城。”足见寺历史之古远。每年东宫苍龙代表星宿大火星被北斗之柄从东方地平线携起之时,正是春分时节,她告诉人们春天到了。汉《郊祀歌》唱道:“灵之来兮,神哉沛。”是说灵星(大火星)司掌者(火正)来了啊,他是来自沛地相山观象台的神(天文专家)啊。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有碑颂曰:“古碑远记尊神□,三皇证圣至今传……,加封显济王圣位,建刹灵闢④坐相岩,永固水绕龙伏荫,渠□砂回虎踞□……朱雀翔空景风闲,腾龙舞凤开俊帐,玄武奇特方对圆……。”把淮北的堪舆山水形胜,祠庙之历史述说甚明。如今以古祠为中心已开辟为相山公园,周围四季风光如画,游人如织。寺内古柏参天,香火鼎盛。魁楼高踞于山门之上。大殿为宫殿式建筑,三进院落,雕梁画栋,回廊曲槛,设计臻密,布局宏阔,俨然王者气象。寺内尚余宋元以来碑刻三十余方,后院原有箕子庙、慧远楼、乡贤祠等建筑(近被拆除)。登魁楼四望,周围层峦叠翠,犹如天然巨屏,把相山庙护于怀中。

       每当冬雪初霁,峰谷间琼脂与松柏争青辩白。春葩盛绽,曲径中游女共嫣红并斗妖冶。夏雨过即,九峪里云封雾锁,碧树苍藤,尽情性流绿泻翠。重阳到来,霜崖上草树烟霭,晓晖夕曛,抒矜持染紫涂红。再看魁楼门柱上“九天佳气绕名山,万里縕纶来福地”一联可称的评。

       相山是黄淮地区早期农业文明时期观测天文气象的地方,是古代天皇氏(号曰天灵)开天辟地的地方⑤,是火正的祠坛,最早的火历在这里崑崙(观测计算)、研造。故这里是当时超级机密所在,当权者讳莫如深,天文工作者也因此被神化。统治者数千年来以神道设教,造出了神灵仙鬼的事端,麻醉民众,终因心术不正,一代代王朝如走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烟消火灭。今日的江山是属于人民的,我们要用科学来振兴我们的民族,用汗水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孔夫子犹不言怪力乱神,游是祠者,可不思乎!

注:

①民神:颛顼整顿政体,使行政人员和神职人员分离,直到明朝中叶孝宗皇帝才取消禁民间私习天文之禁令。

②聚城:《史记·五帝纪一》黄帝“合符釜山,而邑于逐鹿之阿。”【正义】《舆地志》云逐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阿,大陵。即相山。

③出火:春分间大火星(心)黄昏从东方升出地平线,夏半年开始。秋分落下地平(内火)冬半年开始。

④灵闢:当指灵壁。《史记》“汉二年,项羽从萧晨击汉军,追击至灵壁东濉水上”。注孟康曰:灵壁故小县,在彭城南。【正义】“在徐州符离县西北九十里。”今相山附近。

⑤天灵:《资治通鉴外纪》“天皇氏,天地初立,元气肇始,岁起摄提,有神人,一身十二头,号曰天灵,被迹在西北柱州昆仑山下。”灵:大火星。每年按时出没。故曰灵。

景四:塔山榴韵

烈山东陲赵宋庄  塔寺古泉沁榴香

五月坳中万树碧  借得丽日点红妆

不向黄昏誇疏影  懒与晨曦较赧光

惟思年年佳节里  满盛珠玑奉君尝

       淮北烈山镇灵秀之气多来于东部诸山,聚于华家一湖。山间水有三脉,其中间一脉自刘庄、塔山、赵庄、宋庄曲折而西,于尚高村北入湖。塔山坐落于蔡夹公路中段路北,隔山与东边的大五柳相望,环境优美,风光宜人。

       塔山地下有煤,地下河。因地震而陷落,故名(塌山)。古有寺庙,碑记唐时香火很盛,庙今不存,遗泉井一口,夏日井水常溢出,甘洌爽口。日军侵华时曾于村中开矿,因地下水大,寻废,今有煤井遗迹。

       塔山山不高而秀气袭人,村不大而花光迷眼。春风里老梅山杏、艳桃秾李,山梨棠梨,更有无数的野卉山葩依次相继开放。山谷中到处蜂歌蝶舞,耍不尽探春惜花的手段,和红日艳云演奏着春之曲。

       塔山的榴花和石榴才是塔山最美的。当五月青杏如丸,桐花初坠,从塔山向周边望去,刘庄、赵庄、宋庄分布在坡谷间,数千亩榴园,千百万株石榴树,波浪般起伏在山隈谷地坡岭上。流碧滴翠的枝叶中,榴花白的如簇银堆雪,红的似流火聚焰。

       红是塔山榴花的主旋律,在阳光的照耀下,已开的、半开的、未开的,蒂红、蕊红、蓓蕾红、花瓣中黄里透红……。红得如朝晖若晚霞,红得如湿如润,红得如醉如痴。红得如抒情诗般烂漫,红得如叙事赋般铺张。榴花她以红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以红来凸显自己的慧美,以红来憧憬秋天的丰硕。她不会含蓄地忸怩作态,只是一味地嫩红、深红、艳红、橙红。从而使自己红的热烈,红的奔放,红得执著,红得让人意醉神迷。红得让人掬,撩人捧,逗人诗性,惹人放歌,她尽情的绽放红的情愫,火的热烈,艳的韵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她是烈山氏留下的美丽火种。榴儿为什么这样甜,甜得好像花间月下的软语呢言,她象征淮北大地的子孙们善良纯美绵远覃延。

       塔山榴花啊,那清香甜软玛瑙般的榴籽啊,你是大自然给淮北人勤劳朴美的馈赠。

       如今塔山正以火焰般的榴韵偕着小溪流水的琴弦倾泻着、流淌着、漫溢着、摇曳着……

       有情人可在花朝去塔山品味那爱的热烈……

       成功者可在秋夕去塔山咀嚼果的甜美……

        塔山,那是一片红得热烈的土地……

另附:

西江月

梅竹松石四友,占尽丹青风光,不知塔山溢榴香,中秋月下堪赏。

最是五月夏雨,一洗隈坳青苍,漫山红翠趁艳阳,忙煞蜂妻蝶郎。

景五:华湖烟雨

山间一泓水,留云亦驻月。

火帝逝千古,浒边遗燧铁。

烟雨遥岑碧,湖光与天接。

吾侪宁等闲,忍视负余烈。

慷慨济时艰,壮心未可歇。

偕君同此鉴,临泛铸情结。

       华家湖在市区东部,距市中心15公里。群山环抱中湖水清澈如镜。登山凝望,湖光与山影相接,白云与红日互映。每值夏日雨时,波泛翠浪,风绉涟漪,烟雨迷蒙,群山雾嶂,是一个无半点污染的处女湖。湖居山间盆地中,积聚龙脊、塔山、宋庄、赵庄诸泉脉及雨水而成,是周围山川灵秀之气凝聚的靓点,是淮北大地上的一片净土,如轻盈纯情的少女,绽放着青春媚人的光彩。

       华家湖东南角原为华楼旧址,是明代开国名将华云龙母亲的故乡①,也应为战国宋国名相华元的封地或故里。近有学者考证认为:该地应为古华胥氏之邦,或者和炎帝出生地有关。考古证明华家湖和石山孜一样均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炎帝时代相对应,湖边的铁矿、燧石②、烈山冒出的火、头上的大火星,应是启发炎帝造火历,并人工造火,成为火师、火帝的凭借之物。基于相山为“众帝之台”的实物佐证,“炎帝的故乡在淮北”是经得住推敲的,而华家湖正是一个值得缅怀凭吊和留连的地方。

注:

①    华云龙母:元末明初,今淮北烈山区华楼人,其子为明代开国名将之一。她为人凌厉泼辣,在戏剧《反徐州》中为母夜叉形象。故后人不敢于华楼近处演唱此剧,恐遭华氏反目。

②燧石:华家湖西南有黑石山,产燧石。

景六:楼顶岩画

仰观俯察代结绳,万古犹记羲圣名。

楼顶残雪暖初化,寒崖冻草欣欲荣。

神话眩世诳黎庶,科学兴邦辨视听。

不妨有巢窟中觅,巅上岩画透真容。

       楼顶山在淮北市东部,距市区15公里,山脊主峰与宿州交界,海拔292米。1992年10月在山顶发现远古岩画。

       岩画刻于主峰偏西侧坡面上,有鸟型,爬行动物(龙形)及符号。与岩画混杂在一起的尚有古生物印痕化石①。这与古籍记载之伏羲氏仰观俯察、远取近收、拟鸟兽之迹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史实相符。尤其伏羲以龙纪官,更与近之。古代龙凤图腾起源当在东南方。传说之三神山之一的瀛洲亦当在淮黄流域而非在东海水中。楼顶山东北之官山或者就是瀛洲中之琅琊台之一。《遁甲开山图》云:“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居此山南”。考楼顶山以形名,远望之若空中层楼。岩画西侧伸出之屋檐式悬崖正是绝好巢穴。至今仍可避风雨,下山即到平原水源处,正是古人类极难寻找之栖息场所。官山在远古时也应为淮北天文观测点之一,楼顶山古人类留下遗迹应与之有必然联系。楼顶山介于烈山、官山②、相山之间,西边开阔的山间盆地,应是孕育淮夷文明的重要场区,周边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为之佐证。在楼顶山不仅可以欣赏到那神秘的岩画,山中的风光更是清新宜人,立於山顶,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油然而生,。

注:

①印痕化石:古生物中一些硬壳爬行类、钻孔栖息类动物在软泥中爬行留下的痕迹,后成为化石,有伊迪卡拉群等种类。

②官山:在肖县境内,主峰海拔408米,上有山洞、地平日晷操平水槽,古刻画符号等遗迹。

景七:芳岩仙境

东南龙蛇居  云峰有洞天

花光藏隈坳  流蕊出桃源

芳岩隐僧寺  碧林聚仙潭

老檀抱石立  古寨枕云眠

冬皑千峰雪  夏绿万树烟

时见崖上鹰  啸遨青云端

        淮北烈山镇蔡里东部有龙脊山,远望群峦起伏,主峰老龙脊海拔364米,秀出重霄,为淮北市之最高点。蔡夹公路在宋庄南岔出曲折通向山中。在蒋疃老虎山寨东,龙脊山主峰北,赵庄山南坳中有小村鲜为人知,名“小李庄”,它是淮北的世外桃源,春日缘山溪小路进山,曲折转过几个山口,于绿树丛中陡见村舍,近村溪边,路边桃李杏梨榴柿,花开花落,村南溪水清澈鉴人,拂影漂蕊,撩人诗兴。放翁“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咏于此可得之。

       小李庄是进入龙脊山山间腹地的入口,也是数万亩林区山地的泉水、山水的出口。在村东有一天然深潭,经过数万年的山水冲刷,潭周岸岩石多俯卧平滑。村民筑堤坝蓄水,聚成山湖,可十数亩,水清澈醉人,掬之甘美可饮。阳光下,云影岚光,可称仙境。沿湖源东进半里许,有二径可通大芳岩寺,一向正南,一东绕山谷中再折而西南。

       大方岩寺隐于深山邃谷中,与世隔绝,历尽沧桑与劫难,解放后,仅剩旧屋数间,今欣逢盛世,重获新生。传说仙人张果老早年曾随师居于寺中,因偷吃了师傅所采的千年首乌,得以益寿延年,被称为仙人。寺东门外有古泉井,甘洌可人。院外西北有千余年青檀分根析枝,抱石拂空,径粗数米,世所罕见。寺四面环山,密无缺处,夏日雨后,山崖间瀑布悬泉,彩结虹梁,加以树海连天,烟云笼罩。清代肖县赖以平知县游天门寺①有回文诗②“门当碧落起云烟,步步登高路接天,吞石抱崖盘曲树,驾虹穿雨带飞泉”适可以当之。

       寺西南山峰与主峰相接,有古山寨墙垣房基,依稀可辨,那是敢于用生命和鲜血与丑恶势力拼争的英雄们的思想和热血的凝聚,革命、革新、创造和抗争是中华民族思想之魂,山寨西、南皆悬崖陡壁,直下百余尺,其势雄伟壮观。立于龙脊主峰远眺,蓝天、白云、山花、岭树,披襟临风,有飘然骑龙登仙之妙。

另附:回文诗

芳岩秋色

山深隐寺僧参机  龙腾霄汉云雨激

丹崖秋气肃望远  碧岭霜叶舞枫榆

仙神欺诳人间世  美脂艳落流花溪

纤月夜眺西峰峻  满谷清光摇翠墟

注:

①    天门寺:在肖县白土镇戴村东山隈中。宿八景之一“天枣奇芳”即在其处。山中有孔夫子微服过宋之晒书台。

②回文诗:可以回还倒读的诗句,诗意大体不变。如上诗最后一句倒读为“墟翠摇光清谷满,峻峰西眺夜月纤”。

景八:柳孜寻珍

巍峨嵩岱势恢宏  渠亘东西碧流通

货駢海陆航千艘  漕牵中原输万锺

莽堤烟柳逗诗唱 柳江人家存古风

万里笙歌开新运  时人正榷续禹功

       “隋堤烟柳”原为宿州八景之一,有唐以降,隋堤柳曾是诗人吟咏下的“亡国树”。如今虽已物改人非,但隋唐大运河由黄河泥沙淤淀的固态河床,依然横亘在淮北大地上。炀帝婬逸误国的史迹已铁案难翻,其教训将永远警戒着后人。

       柳孜,古称柳江口,是通济渠泗县至商丘间之重镇。唐时有“庙宇九十九座,井百眼”,是淮北平原上一个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同时又是战略要地。唐懿宗时庞勋起义割据彭城,势力南达淮河,以柳孜为水陆要塞驻军万余,唐政府派军七万进攻柳孜,庞勋派军三万赴援,于柳孜厮杀四十余天,最后政府军用火攻把一个繁荣的重镇变成一片废墟,大批船只被毁。《史记·河渠书》中已记有一横贯东西的平原水道①,到隋时将其疏浚加宽命名为通济渠。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河出积石”、“禹治河始功积石”。考远古山川形势,知黄河东南泛滥,出水口当在今淮北青龙山至涡阳石弓山之间,柳孜介于二山之间,正是大禹治水起始之区。

       世事沧桑,山河巨变,历史上的黄金水道今已不存。登临隋堤,虽不见清波柳浪,凭吊间令人感慨。“锦帆无复返天涯,隐隐长堤阵阵沙,最苦垂柳风雨夜,两行清泪怨琼花。”读史思古,当有无限教益。

       尽管柳孜运河已不复存,但其遗址却以她千年千里之躯积聚窖藏着隋唐至元的大量沉船和陶瓷器,尤其古陶瓷,真是众窑荟萃,异彩纷呈,数千件遗珍已陈列于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如今,经考古发掘出的柳孜宋代码头、端美凝重的唐宋古瓷、地下沉船……都是古代文明不朽的信息载体,是运河申遗的有力佐证,是古今中外罕见的运河考古珍藏。到柳孜寻珍,考隋堤史迹,撷运河神韵,览灿烂文明,陶冶情操,荡漾情怀。

注:

①    平原水道:《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索引】“楚汉中分之界。文颖云,即今官渡水也,盖为二流,一南经阳武为官渡水,一东经大梁城即河沟,今之汴河是也。”

景九:临涣古城(柏梁体①)

纵目高天夐茫茫  壮游濉涣兴未央

禹功积石水东畅② 冯夷昆仑北凭相

蹇叔空怀国士肠  挥泪谏师忧国殤

百里穷途乞涣乡  一朝辅秦霸西方

桓伊琴笛成绝唱  嵇家广陵散绕梁

隋唐宋金迭兴亡  元明清水数成殃

中共雄起射天狼  决胜宏猷出文昌

盛世古城龙泉香③  浍泡蕴泽祯瑞长

 临岱扼淮山河壮  震离毓灵锺帝乡④

       临涣镇位于濉溪县西南部,距淮北市区四十公里,泡河、运粮河、界洪新河于镇南入浍,城临河而建,故后人以临涣名之。

       考临涣为春秋古邑,因其地小型收割刀具制作精良而得名,秦置铚县,北朝梁置临涣郡,郡县同治一城,元代(1265年)郡县并废,地入宿州。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中原古城。春秋时期的临涣土城系夯土构筑,分两次建成。整个城垣近于正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1394米,总面积196万平方米。城垣基部宽约40米,上宽5至8米,北部城垣最为完好,东西城垣上有烽火台遗址。

       临涣古城位于浍水北岸,早在大禹治水前,浍水便是东泄众水的天然通道,黄河堙没丹汴众水,但浍水依然东流,是数千年中唯一没有堤岸没有治理的河道,古临涣南阁曾蔚然临踞于浍水之涯,阁刻“浍泡生光”、“永镇山河”等遗石今存于文昌宫内。镇东北部的沱河、汴河应为大禹治水始起兴工之处(禹始功积石)。这方平畴千里的沃土曾走出一群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音乐家、学者、将军,曾在这里敲响过震天动地的历史重锤。

     《史记·秦本纪》“百里奚曰:臣尝游困于齐而乞食,铚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蹇叔乃古铚智士,后仕秦与百里奚为左右相,成就霸业。与子产、管仲等为先秦著名政治家。

       三国魏中散大夫嵇康,其故里冢墓在镇西北三十五里嵇山,山屹立于浍泡之间,风景优美,民风淳厚。康时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说他“美词气有风仪……龙章风姿,天资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康婚姻魏宗室,不屑与政治角逐,常弹琴读书锻铁,尚老庄玄学以避害求生,但终因钟会“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以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文帝听信谗言,嫉贤妒能,终拟鲁诛少正卯之由而害之,临刑弹古琴曲《广陵散》,从容赴死,时天下士无不痛之,魏晋风流自竹林七贤发端,开一代文化风采,留千载华夏正声。游嵇山者最忌听琴,否则,泫然伤悼之悲恐不能禁也。

       晋铚人桓伊佐谢玄于淝水败苻坚,功封县候,进号右将军。善弹筝吹笛,能以音乐为时解难。晋孝武帝听谗言猜忌谢安,伊晏间奏乐,歌《怨诗》以解之。音乐造诣为“江左第一”。杜牧有“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诗缅之。戴逵是东晋著名学者,画家和雕塑家,善鼓琴,不慕名利,托迹山林琴书自娱,曾抗节王侯,毁琴绝召说:“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高风亮节,羞煞时人。

       临涣自古即为军事重镇,陈胜起义首攻蕲,次及铚城并据以为后方。唐张巡任临涣尉,城防御能力大增,直到清咸丰间仍为坚城。捻军于1856年8月12日围清兵万五千人于临涣,激战破城,清军几全军覆没。同年11月3日清军猛扑临涣,激战至晚,夜间捻军智劫清营,杀退清兵。

       1948年11月13日,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从河南张公店迁到临涣,在文昌宫制定了整个战役方案,中原逐鹿,一战定鼎。

       历史的烟云已飘然而去,今天的我们徜徉于淮北大地,可以放歌,可以畅想,我们的民族,我们的英雄,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读史以鉴兴亡,旅游以广识见,望诸君在品文化历史、山水景物中能受濡染而得启示。

注:

①七言古诗的一种,全称作“柏梁台体”。据说是汉武帝在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

②禹始功积石:经考证积石山当在淮北青龙山到涡阳嵇山之间,是古黄河泛滥东下,挖沟放水处。凡治水者必由下而上,始开工处并非青海、甘肃之积石山。

③龙泉:临涣有回龙泉,煮茶时泉水出杯面而不溢。

④震、离、帝乡:震卦表东方、辰方。古籍记载帝出于震。太昊伏羲以龙纪官,苍龙宫是东方的象征。淮北为大火星分野,而大火星又属苍龙宿代表星座。离,离卦代表火,表南方。古史记载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以火纪官,烈山为炎火之山,加以相山为古火正祠,上与天皇氏接,故云为帝乡也。

景十:双堆清明

携卷登临纵横眺  此地当年起战飚

群雄逐猎鹿有主  一役定鼎闢新朝

千里麦垅腾翠浪  万树桃花舞春涛

烈士英灵堪笑慰  双堆松柏拂柳条

        淮北濉溪县双堆集位于县东南部,处澥河之阳浍河之阴,区域与宿县、怀远、蒙城毗邻。有尖古堆和平古堆两个高墩台地,和蒙城尉迟寺一样,属于新石器中晚期遗址,曾出土属大汶口文化的石器、陶器等遗物。

       浍河是一条神秘的河,在她的流域腹地曾发生过无数次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秦统一天下曾在双堆蕲县南一带和楚军决战,一鼓灭楚。陈胜、吴广起义曾在蕲南双堆、临涣一线作战壮大,首义灭秦。唐政府军扑灭庞勋起义在蕲县至双堆一战得逞。

上一篇:陕西榆林特色美食缸腌腊猪肉做法

下一篇:河南安阳奇怪的村落乞伏村、部落村名字起源

更多关于 古代淮北十景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