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货币分为正用钱和压胜钱,在流通领域正式流通的钱币称为正用钱;为皇室、民间铸造的、非正式流通的钱币统称为压胜钱,主要用于馈赠、玩赏、配饰、卜卦等,比如“花钱”、“吉祥钱”、“撒帐钱”。压胜钱上的文字、图案多涉及传统文化、宗教、艺术、社会风俗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个特殊载体,早期主要是辟邪用的,但是到了明清主要是吉祥用钱,突出美好寓意。比如千秋万岁,万寿无疆等吉祥话,映射出百姓对幸福安康、前程锦绣的美好期许。
战国锐角布(百浧)
锐角布(百浧)高7.1厘米,足宽4.55厘米,肩宽4.2厘米,重18.6克,是战国时期的古钱币,正面文字旧释为“涅金”。然而被释为“金”的字与中山王方壶中的“百”字吻合,应当为“百”无疑。而释“涅”的字从字形来看,右边部分实际上从口(或曰)从土,字应为“浧”。面文正确读法为“百浧”。“百浧”是吉语,意为流通天下、百物丰盈的意思。
这件布币高7.1厘米,足宽4.55厘米,肩宽4.2厘米,重18.6克。平首,顶端两侧出锐角。肩略耸,方足、桥裆。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古钱币太清丰乐吉祥花钱
太清丰乐钱铸于南朝太清年间(547~549年),青铜质。一般直径2.16~2.6厘米,重2.1~3.7克。钱文篆书,“太清”是年号,“太”字有两点,上有一横划。“丰乐”是吉语,下上横置。背有四出纹或光背。可分为大样、小样、阔轮、狭轮等版别。铸工精整。
宋辽时期钱币千秋万岁吉祥钱
千秋万岁钱铜质,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五钱、折十钱。钱文隶书。钱文字体多变,有减笔、反笔、简写、繁体、光背、背吉语等版别。
这件千秋万岁钱直径4.3厘米。宽缘窄郭,穿四绝文,面文“千秋万岁”,旋读,文字粗壮。光背。
万寿无疆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