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哪里?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中国明代政府设置于今天的黑龙江、阿速江(今乌苏里江)、松花江以及脑温江(今嫩江)流域的地方军政机构。但是明代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只存在了25年,却在明朝盛世时候废止了。从而东北地区受到明代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都割让给了俄国。
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大致包括了现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后,元朝贵族北迁,统治着上图中的绿色区域。当时,东北区域都在北元的统治中。
在今天的东北区域,生活的并不都是蒙古族,而是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达斡尔等族,多以渔猎为生。他们不满败退北方的北元统治,洪武年间,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元朝故臣多率部纳贡归降。
看到有少数民族归降,明朝统治者非常高兴。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派行人邢枢等往谕奴儿干,招抚诸部。永乐是朱棣的年号,他一生中历史功绩很大,曾经开展过对残元势力的五大征,所以非常想在残元后方布置暗哨。
1404年,朱棣置奴儿干等卫,其后相继建卫所达一百三十余个。永乐七年(1409年),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的建议下,明政府决定设置奴儿干都司,统辖各卫所。朱棣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
至此,努尔干都司正式成立,之后,太监亦失哈等领官军千余、巨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等官员至亨滚河口对岸的特林地方,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是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朱棣一再强调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亦失哈曾奉命九上北海。在此期间,明朝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厂,有著名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为证。
为什么叫做奴尔干都司呢?主要是因为这个机构的治所设立在奴儿干城。奴儿干城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入海口附近,今为俄罗斯境内的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它地处边睡, 远离内地, 当地的民族关系复杂。这里曾经是元朝的征东元帅府, 是元朝镇守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军事机构。明朝因袭旧址,就把这个机构叫做了奴尔干都司。
奴尔干都司辖区内广置卫、所,作为都司所属的地方军政建制, 陆续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滚河和乌苏里江流域设立384 卫、24所 。
明朝政府还任命各族首领掌各卫所,给予印信,仍其习俗,统其所属,以时朝贡。贡物有海东青、貂皮、马匹等土特产品,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明政府在元代驿站的基础上,恢复了奴儿干通往内地的驿传,密切了奴儿干同明廷的政治联系、经济往来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奴儿干都司的设立者,朱棣有一个误区,始终认为那里是蛮荒之地,汉族人对那里无法进行管理,所以顶层设计时,就是羁縻政策,让那些本地的部落首领自行管理,而没有把那里作为属地,实际管理。这就给后代留下了难题。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是朱棣"藉女直制北虏"方针的重大措施, 以解除征伐漠北的右翼威胁, 而朱棣亲征漠北的胜利, 抑制了蒙古的东犯, 给东北地区带来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则为奴儿干都司的开设提供了保证。
然而,朱棣去世后,继任者对奴儿干都司的把控能力开始下降,特别是在朱瞻基时期, 对奴儿干都司下属的兀良哈三卫南下,犯边事件渐多起来,后来明宣宗朱瞻基不得不亲率精骑奔袭兀良哈。
这时候, 蒙古高原瓦刺崛起,三卫附从。到正统年间, 瓦刺也先掌权, 统领东、西蒙古, 胁制兀良哈三卫, 势力更盛, 辽东沿线更无安宁之日。
十四年(1449年) , 也先南犯京师,脱脱不花侵辽东。次年, 脱脱不花大举进犯海西, 波及建州。
有明一代,奴儿干都司赖以存在的条件,唯有永乐时比较完全俱备, 故亦失哈等能"五至其国… … 招谕口安,设奴儿干都司"。
到宣德年间, 也就是朱瞻基时期,也应该是明朝的盛世,但是蒙古势力的崛起,导致这些条件渐在丧失, 因而明廷对奴儿干都司的开设, 时有反复。
明宣宗朱瞻基死前终于决定:"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 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这道遗命,旨在停止奴儿干都司的活动。
此后, 随着明王朝的衰落, 形势的变化, 明廷明显地改变了对东北少数民族积极招抚的政策, 而采取消极听任的方针, 明英宗之所谓"帝王之待夷狄,来者不拒可也,何必招抚"的调子, 正反映了这种变化。
从此,明廷再也没有派谁率军赴奴儿干招谕, 恢复或重建奴儿干都司。很明显,明朝已丧失了开设奴儿干都司的条件, 再也没有力量重振亦失哈等七赴奴儿千的壮举。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逐渐取代了明朝对黑龙江地区的统治。
明代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哪里
来源: 浏览 4286 次
下一篇:中国著名的枇杷之乡浙江杭州塘栖
更多关于 明代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哪里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