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今年的两会上,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问题为代表们所热议,也激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热情。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也存在文化产品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文化产品的品质亟须进一步提升,让多用于博物馆等展示和研究的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活在当下,也就是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
近年来,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故宫博物院以观众为中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例如,明确展览是为广大观众服务,而非仅仅为少数研究人员服务,改变以往筹备时间仓促、展览数量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等状况,提倡工匠精神、精品意识,增加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如今,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呈现出新的风貌:以差异化的标识和色彩增强各个展览的辨识度,重视展厅内外环境氛围的营造,说明文字文学化通俗化等。
又如,大力推动“数字故宫”建设,让传统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建立无墙的博物馆。目前,“数字故宫”经由公开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两个发展阶段,迈入建立和完善与观众交流互动平台的阶段。例如,《故宫社区》APP整合了包括故宫资讯、导览、藏品、展览、学术等在内的10余类故宫文化资源与服务形态。同时,还邀请用户从文化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文化参与者甚至创造者,这是故宫博物院以“互联网+”模式构建社区化、参与式博物馆的全新尝试。
再如,与央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收藏是静止的、沉睡的,只有更有效地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才能活在当下,造福社会。未来,为了进一步活化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将推出数字版《清明上河图》,观众可“乘船”游览,了解原本隐藏在画中不易被了解的细节;举办“《韩熙载夜宴图》与中国人物画特展”等,在内容上深度挖掘文物之间的关系、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开放南大库家具馆,集中展示明清家具;与央视合作推出《国家宝藏》第2季等。我们将尽己所能,让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活在当下。
两会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高质量发展”成为频频提到的热词。质量竞争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今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旗下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结构设计领域的唯一女性,多项技术成果填补行业空白,也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在冯远看来,“工匠精神”分两个层面,一是行为层面,包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有定力地做事,重点在“做”;另外是精神层面,“反映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包含对工作的担当,职业热爱和工作激情”。
可见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加的重视和迫切,因为传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十九大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让中国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来源: 浏览 1614 次
上一篇:海南四大名菜美食是哪四种
下一篇:深圳美食小吃窑鸡
更多关于 十九大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让中国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