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王世贞和湖北兰台的不解之缘

王世贞和湖北兰台的不解之缘

来源:  浏览 1646

    明成化十二年(1476),郧阳(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从一个山区无名小邑一跃成为华夏雄藩巨镇,前后历经205年的郧阳抚治时代,120名朝廷重臣坐镇郧阳。作为明代“后七子”(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之首的文坛领袖王世贞,在短短1年多就任郧阳巡抚期间,与郧阳结下了不解情缘。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他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出任过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与张居正交恶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因不趋炎附势的文人秉性,使得王世贞的仕途充满坎坷与艰辛。在43年的官宦生涯中,他有21年赋闲在家。在给诸友人函中,他多次提及平生之志,表达了想成为兰台令史修史著作的真实愿望。“仆生平不自量,妄意欲整齐一代史事,以窃附于古作者之后……而二百余年来无一人受兰台(汉朝时皇宫内用于藏书的中央档案典籍库)之管者,乃上称金匮,下衷稗官。”

    万历二年(1574)九月,王世贞由太仆寺卿擢升为右副都御史,以提督军务兼抚治郧阳等处,开启了他抚治郧阳之路。

    王世贞莅任,驻于抚治中心郧阳府城都察院。他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兴水利、首创库贮节银之例等一系列措施,使郧阳府成为重镇和名镇。

    王世贞在振兴郧阳府的同时,仍难以割舍藏在内心深处的兰台情,为明代郧阳府档案典籍的积累、保存做出了不懈努力。王世贞是个视书如命之人,到郧阳这个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的穷乡僻壤担任地方官,他感受到郧阳文化教育的落后,更为自己和同僚以及学府诸生们无书可读而悲叹。他在《郧阳藏书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今天下号为同文,而郧以僻陋,故去嵩洛图书之国不千里,而邻于鹄形鸟言之民,抑何其不幸也。”面对这种文化教育的落后局面,王世贞不只是停留在感慨、悲叹和怜悯上,而是立即行动起来,重人文教化、重典籍积累,力图改变郧阳无书可读、无档可存的局面。

捐俸置书留存历史

    万历三年(1575),即王世贞到任第二年,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甚至不惜拿出抚治赎罪的银钱作为购史书款项。他派遣数名官员,历时数月,购回包括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上至周朝下到明朝的重要史籍93部共3000余卷。他要求在这些史籍的封面和尾页加盖“郧阳抚治”的印鉴,以示这些史籍为郧阳抚治所公有。同时,王世贞在郧阳建“牡丹亭”,题“清美堂”,将众珍贵史籍专门收藏在“清美堂”之中。他极力提倡读书,鼓励郧阳地方官员、府县绅士、府学儒生等前来借阅,读完后归还原处。
王忬诗作《登太和山四首》拓片(原碑刻于明万历四年即1576年)

    王世贞以一己爱书之心而惠泽本地生民,改变了郧地诸生只知几种经书而不知子史百家的状况。

    王世贞一生著述颇丰,仅以《弇州山人正稿》和《弇州山人续稿》两部类似全集的著述,共有381卷200多万言,其中,大部分的编撰工作都是在郧阳完成的。他在郧阳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写诗274首、文57篇。

舍一座庄园换一部书

    王世贞嗜书,痴到不惜舍一座庄园换一部书。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中记载王世贞“得一奇书失一庄,团焦犹恋旧青箱”,说的就是这段故事。有一天,王世贞遇到一书商想要出售宋代刻本《两汉书》。该书为原版初刻,装潢精美。尤为难得的是,这部书原本是元代收藏大家赵孟頫的旧藏,书的扉页上还绘有赵孟頫的小像。这么一部铭心之品,王世贞见到后欣喜异常,可当时手头上又没有足够的银两,遂与书商议定以自己的一座庄园来换取这部书。书商喜出望外立刻决定成交了这笔生意。这件事在藏书界轰动一时,很多人暗里讥笑王世贞太过痴傻,为得到一部书而失去祖传家业不值当。王世贞听到后不以为然,他认为没有什么比《两汉书》更值得典藏。

去伪存真的史学成就

    明人注重记载当代史,自明初宋濂等撰《洪武圣政记》等书之后,当代史的撰述未曾中断过。但官史之曲讳,私史之舛误,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迫切需要撰著一部体例完备、内容翔实的国史。

    王世贞的《史乘考误》是明代第一部以考证为主的史学专著,全书共11卷,其中前8卷以研究实录和野史为主,后3卷以研究家乘为主,其研究内容包括澄清史实和补充史事,收录在《弇山堂别集》中。

    《史乘考误》通过档案史料互证,结合当朝典章制度与古代史知识,对国史、野史和家史进行考证辨伪,考镜源流,澄清了众多历史真相,总结评判国史、野史及家史的优劣与得失。

为父昭雪扬名立碑

    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月,因为严嵩父子作祟,王忬被冤杀;其子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相对而泣,扶丧而归。后来,穆宗即位,隆庆元年(1567),王世贞兄弟为父申冤,得到徐阶等人的帮助,王忬的冤案得以昭雪。

    万历四年(1576)农历六月初一,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出任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取道郧阳,与兄长王世贞相会。王世贞见到久别的弟弟兴奋不已,兄弟俩促膝相谈,饮酒赋诗,相互倾诉离别之情和别后见闻。兄弟二人登临武当山,除了饱览风光、吟诗作赋外,还做了一件对于家族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其父王忬立诗碑。他们将其父当年留下的《登太和山四首》诗句镌刻于武当山南岩宫两仪殿前的石壁上。正是由于他们以这种独特的载体将其父诗句留存展示,才使后人能够欣赏到王忬的绝美之作。

上一篇:清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为什么能当了皇帝

下一篇:大清朝第一功臣索额图是怎么死的

更多关于 王世贞和湖北兰台的不解之缘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