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之所以在商朝晚期和周朝那么发达,是因为商周时期非常喜欢饮酒,所以青铜器被用来作为盛酒和喝酒的酒器,你可能不知道商朝灭亡居然和用青铜器饮酒民俗有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跟商朝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关系。
商代的青铜器类型很多,按其功能和用途可大致分为礼器、兵器、乐器、生产工具和车马器。但其实,在商代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种类最多的便是那些我们看见名字都头大的青铜酒器:
爵、角、斝 [jiǎ] 、觯 [zhì]、觥、尊、卣 [yǒu]、瓿 [bù]、罍 [léi]、壶、盉等。
据《元和姓纂》载,商朝的王公贵族有七支,形成七姓公族。在这七姓公族中,其中有两姓叫做“长勺氏”和“尾勺氏”。而这两姓公族,就是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
不仅如此,商朝时酒还分了品种:酒、醴[lǐ]和鬯 [chàng]。其中,“醴”是指甜酒,“鬯”是指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的祭祀用的酒。
商人喝酒根本不是酒精的事儿,而是铅中毒。毒根儿就出在商朝引以为傲的青铜器上。青铜是一种含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原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怎奈合金中的铅易溶于酒精。中国科技大学曾经做实验,用青铜容器加热米酒,最后发现米酒中的铅含量会暴涨1200多倍。
铅是人体不需要的重金属,一旦进入体内,比酒精更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且一旦铅对人体造成伤害,就是永久性的。而铅中毒最典型的症状便是神经衰弱。
殷墟四期的某殷商高级武将的陪葬品中,青铜含铅量大多超过25%。如此重的铅含量,造成人铅中毒是非常容易的。
除了神经衰弱,铅在体内还会以不溶性磷酸铅的形式聚集在骨骼中,造成骨质疏松。考古发现,商周贵族墓葬中墓主人的尸骨往往分解很严重,而殉葬人和牲畜的尸骨反而保存较好。那是因为商朝等级森严,青铜器属贵族专属,一般平头老百姓接触不到。
商朝虽然多次迁都,但基本都是在河南境内。从最初建都商丘,再到郑州,后又迁都安阳,最后亡于朝歌。
殷墟的发掘确立了我国商王朝的存在,而商王朝也为河南留下了巨大财富,构成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河南这片黄土地上,商朝东征西讨五百余年,可谓与河南相辅相成。
而如今,我们说起商朝,除了甲骨文便是青铜器了。河南是商朝过去众多都城的所在地,所以也是商朝青铜器出土最重要的地区。
建国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推进,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和殷墟妇好墓相继都有青铜器出土。
1946年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1954郑州人民公园出土的铜钺,1974郑州杜岭街出土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妇好偶方彝……这些都是商代各个时期的青铜器。
商朝灭后,西周吸取教训。周公旦认为,商朝之所以灭亡,究其原因就在于满国的酒鬼,太没德性了。于是,在其弟弟康叔驻守商墟(卫国),周公旦送给康叔三封信《康诰》《酒诰》《梓材》。
其中,《酒诰》就是一篇禁酒令,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禁酒令。大意是说,商朝灭亡就是因为酗酒,你一定要少饮酒,除了祭祀时可以喝酒,其他时候,遇见那种聚众喝酒的,直接杀了完事儿,少让这种人嚯嚯民心。
周朝人对酒的警惕不仅如此,为了提醒众人不可沉迷喝酒,特将盛放酒杯的酒案称作“禁”。河南博物院有一款春秋时期的文物叫“云纹铜禁”,就是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