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习俗是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地区的传统民俗,当地有很多民俗习惯一直保留着,尤其是当地回族和畲族等少数民族有很多节日盛会。
一、柴头会
农历二月初六,为武夷山传统的柴头会。起源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当时崇安农民被官府“竹丝、明笋和茶叶三大税”压得够惨,便暗地酝酿抗税造反大计。县衙为防不测,严禁农民携带刀铳、铁器入城。农民便于二月初六,从四乡背木驮竹进城“买卖”,瞒过官府耳目。午时三刻,首领一声号令,农民们便举木挥杆迅速包抄县衙。县令慑于众怒,只好走出衙门当众宣布立即废除三大税。农民为纪念这次胜利,自发决定该日为“柴棍会”。新中国成立初易名“柴头会”,历时已有140多年。现已成为柴(木)竹、用具、生产工具、耕牛、中草药及服装、花卉等物资交流会,从而被载入福建省农民大型集会史册。
二、鱼苗会
起源于宋代的鱼苗会,原先是正月十八,武夷山冲佑观(现为武夷宫)前,遍地摆满盛着各色大小、贵贱、珍稀鱼苗的桶盆,由养鱼户任意选购,这一良种交流形式满足了养鱼户的需求,受到农村的欢迎。后来由于分几处交流,武夷宫的鱼苗会才渐渐消失。
三、牛 会
牛为农业的重要生产用畜。过去,闽北农用牛要靠外地买进补充,因此各地都选择农闲至春耕前的一段时间,举办耕牛交易会。届时,外地和本地的牛商会赶着牛群与会。许多耕牛买卖多在此完成。牛会期间,也是其他商品交易的重要时机,所以热闹非凡。此俗已渐消失。
四、庙 会
旧时,闽北各地庙会十分热闹。庙会集祭祀、文艺表演、物资交流会于一场。各地比较有名的庙会有:南平溪源庙的肖公诞辰、建瓯的东岳庙会、建阳的庵山庙会、邵武的齐天大圣庙会、政和的英节庙会、武夷山的扣冰祖师庙会等。
随庙会产生和保存下来的文艺节目甚多,著名的有建瓯东岳庙会的“得胜鼓”、“挑花担”;南平庄王庙会的“战胜鼓”;邵武三佛祖师庙会的“跳番生”;政和英节庙庙会的“四平戏”等。
福建南平武夷山传统文化交易习俗
来源: 浏览 2265 次
上一篇:从《红楼梦》看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下一篇:福建南平武夷山畲族风俗
更多关于 福建南平武夷山传统文化交易习俗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