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福建厦门美食同安封肉

福建厦门美食同安封肉

来源:  浏览 2296

同安封肉多见于乡下水席,是民间举办婚宴和生日筵席的一道大菜,一道传统美食,同安封肉是厦门同安马巷的传统名菜,属于福建闽菜,同安封肉做法非常复杂,费工费时。今天样子收藏网介绍一下同安封肉的做法。
在闽南为什么这道美食叫同安封肉呢?由于“方”与“封”在闽南语中音相同,日子久了,人们把“方肉”叫成了“封肉”。
将大块的猪肉洗净,刮净细毛,剞2/3深的十字花刀;香菇、虾仁各放盘中泡发; 栗子去壳取仁;蒜头切米,生姜切片。
在封肉入罐前,锅底还铺上了厚厚的海盐,以保证受热均匀。猪肉切割成九宫格形状,但底部的肉皮仍然完整,在小肉块的间隙,则填上了香菇、板栗、虾米等配料。
  填好各种配料的整块猪肉需要用白纱布用力捆绑,然后再放入陶瓮炖蒸,陶瓮底部还放入了大块的猪骨。封肉在陶瓮里摆好后,加入提前熬制好的排骨汤。同安封肉要蒸11个小时,这样才能将虾米、香菇排骨汤汤和猪骨等食材的香味完全浸入到封肉里,这样的美食才鲜美,肥而不腻。

做好的同安封肉皮肉分离,肉汁流出,香嫩可口,勾起闽南人对家乡的回忆。

同安封肉

同安封肉的来历
  据说很早以前,同安有种习俗---请神出巡。每当佛祖出巡时,沿途的居民必定要煮上咸稀饭让轿夫、信徒及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品尝。那时,人人都认为:哪家的粥比较受人欢迎,哪家就能受到神的保佑,来年那家就会财运亨通,兴旺发达。因此,家家户户都想尽办法,用上上等料力争把粥煮得最好。
  某村,有一人,家里很穷,他渴望自己也能向别人一样煮一锅让人垂涎的粥,让人吃个精光,图个好运。因此,他变卖所有家当,然而,却只能换得一块不大的方形三层肉。他想,如果把肉切成小块,放入粥里,就如同大海里的金子闪烁不了光芒,发挥不了作用。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用酱油把整块肉上色,配上几种调料煮熟,然后放入煮好的粥,顿时,整块肉油光发亮,整锅粥香气四溢。看到的人都赞不绝口,这肉真香呀!人们不约而同地端起碗盛粥,一碗接一碗。也许是不好意思,还是于心不忍,人们始终没有把那块肉夹到自己的碗。

  说也奇怪,经过几年的努力,那个人就成了富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啧啧称奇,纷纷仿效他的做法。然而,每家的做法都做方肉,口味一样,就吸引不了人,因此,大家开动脑筋,采用不同的做法,加上不同的配料,集众人之智慧,方肉越做越好吃。后来人们发现用纱布包裹焖炖熟的方肉最好吃,于是这种方法延续至今。

同安封肉

来历二
 “同安封肉”据传是为纪念 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的食品。五代后梁开 平四年(910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授其方形大印。当时居住在同安地面的官员为庆祝他敕封“闽王”,举办了一场盛宴。席间一道佳肴,就是将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配上佐料(香菇、 虾米、板栗等),用黄巾(即用白纱布浸煮北辰山的所产黄栀子叶而成)包裹,形如大印,下锅蒸煮,食时肉香扑鼻。四方形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黄布犹如束印黄绫,布包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就叫“封肉”。
  时至今日,“同安封肉”已经成了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每当人们办喜事,建新房,都少不了“封肉”。许多老台胞和老华侨,还把这种独特烹制方法带到台湾和海外。逢年过节,他们也自制封肉,让其后辈品尝家乡的特色美味,培植他们思乡的情愫。许多海外侨胞回家乡,必定亲点一道封肉大快朵颐,并骄傲地大谈这是“阮兜的封肉”。

上一篇:八月桂花香

下一篇:厦门同安三宝是哪三种美食小吃

更多关于 福建厦门美食同安封肉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