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小吃众多,尤其以反应徐州当地特产的徐州八大样为代表。徐州八大样也叫徐州八珍,徐州八大样传统小吃有蜜三刀、羊角蜜、条酥、麻片、花生糖、金钱饼、江米条、桂花酥糖。徐州八大样都是甜食,也突出了江南人喜欢吃甜食的习惯。
徐州老八样——蜜三刀
金黄的三刀,吮吸浆汁,晶莹剔透,芳香扑鼻,徐州人对蜜三刀的钟情已有300年的历史,传说乾隆皇帝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品"。以至于成为现今的"北京特产",其实"徐州"才算蜜三刀的故乡。
因其形态似山羊之角,内含蜜糖而得名。此品系选用上等面粉、蜂蜜、白糖、麦芽糖、素油等为原料精制而成。成品里外三层:蜂蜜糖浆、角壳、粉屑。食时,咬破角壳,蜜浆流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
徐州老八样—— 麻片
芝麻片,薄如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用白芝麻、绵白糖、饴糖等原料,采取传统工艺——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无从确认它的祖籍,有的说单县,有的说即墨,还有的说山西代县,百度喝高了它也胡扯啊。能确定的是,麻片的的确确是咱们老徐州的特产。
徐州老八样—— 条酥
条酥,江南地区汉族名点,是清爽可口,简单易学的美味小食品。香甜酥松,入口易化,滋味纯正。
徐州老八样—— 江米条
糯米黏腻,若作糕饼,更难消化,故婴幼儿、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饼。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另外由于糯米极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徐州老八样—— 金钱饼
百度和谷歌图片里的金钱饼和徐州这个相差很大,这个应该可以算上徐州土生土产的了,外形小巧,裹满芝麻,一身金黄,犹如金钱。
徐州老八样—— 花生糖
花生糖又名长生果,是一种高蛋白的食品,其中含有八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对促进人的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有良好的作用。花生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花生不但营养丰富,口味香脆,还可制作丰富多彩的小食品,是有益儿童的智力发育,中老年人滋补养生的健康补品。徐州地处黄淮还平原,黄河故道的土质特别适宜优质花生的生长。徐州民间很早就流传用熟花生仁,麦芽糖制作花生糖,因其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徐州市泰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挖掘传统工艺,选用优质配料,生产出正宗的传统风味的花生糖,成为著名的徐州名特产品之一
徐州老八样—— 花生酥糖
相传在北宋年间,苏东坡时任徐州知府,农历七八月间,黄河上游决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苏东坡率领军民日夜防洪,“庐于城上,过家门而不入”黄河洪水漫漫,越涨越高,眼看就要漫过城墙。民间纷纷传言,只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跳进黄河,大水才会退去。苏东坡十三岁的女儿苏姑闻讯后,焚香祷告:只要能拯救徐州百姓,她情愿舍身抗洪。祷毕便从城墙上纵身跳进水中,人们顺水打捞直到徐州城东南的下洪,才发现苏姑穿的红鞋漂浮上来。苏姑事迹感动了徐州的军民,他们日夜抢险防守,终于保全了徐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