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的民俗,还有荡秋千的习俗,所以清明节也称“秋千节”。这一天还有簪插柳枝和柏叶的习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据隋代经学家、天文学家刘焯《历书》解释:“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秋千
在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唐代就已经流行,到明代晚期依旧如此。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九·内臣佩服纪略:“自清明秋千与九月重阳菊花,俱有应景蟒纱。”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鬓。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清陈维崧《天门谣·汲县道中作》词:“已过秋千节,看汲冢、苔钱铺缬。”现在的山东多地还有这种活动。其玩法也特别多,有为婴儿扎制的婴儿秋千,大人玩的高空秋千,众人同玩的拔高秋千等。明代宫廷中的清明节时还换穿应季的衣料,搭配应景纹饰,即“秋千”补子罗衣,戴柳枝,打秋千。
与宫眷妃嫔们一样,明代皇帝在这天也不是一个旁观者,皇帝也有专属自己身份的“龙纹秋千”纹样,如纳尔逊博物馆收藏的龙纹秋千圆补子,直径36厘米,当中是四条盘金立龙,左右两条似乎是作为秋千架的支撑,当中两条龙“手’抓绳索,足踩踏板,张嘴嬉笑,姿态活泼。纱地洒线绣绣菱形几何纹,以绒线刺绣圆补底部的海水江崖,上面穿插柳叶、牡丹、海棠等应景花卉。
簪柳
除了荡秋千,在中国古代还有清明簪柳的习俗。有的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插于发髻,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中。宋人绘《大傩图》中就有簪柳叶的人物形象。明代宦官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鬓。”又,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顾禄《清嘉录》三月·戴杨柳球,记载:“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杨韫华《山塘棹歌》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古代清明插柳的习俗。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在此之后,戴柳演变成插柳,盛行不衰。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据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二十卷·熙朝乐事·清明,记载“清明前两日谓之寒食,人家插柳满檐,青蒨可爱,男女亦咸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受佛教影响,中国古人认为柳可以辟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正旦日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说明此点的方志有,嘉靖安徽《池州府志》卷二·风土:“士女戴柳枝及插门之左右,俗云避邪。”崇祯浙江《乌程县志》卷十三:“晚插柳簷上,男女亦戴之。”正德海南《琼台志》卷七:“清明插柳,妇女簪榴花,谓不害眼,以米易梅蛳咂之,谓得目明。”除了防止眼病、辟邪有些巫术民俗的痕迹外,还有女子祝福自己红颜永住的心愿。
簪柏
脱纷纷不待爬,天将丑怪变妍华。论为城旦宁非怒,度作沙弥亦自佳。稚子笑翁簪柏叶,侍人讳老匣菱花。霜寒尤要泥丸暖,惭愧乌巾着意遮。(宋代刘克庄《发脱》)
柏叶是柏树的叶子。柏树,又名香柏、香树、香柯树、黄柏、扁柏等,属柏科寿命约3000年,耐寒,耐干旱,喜湿润,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木质软硬适中,细致,有香气,耐腐力强,多用于建筑、家具、细木工等;种子、根、叶和树皮可入药。由于柏树像贝壳,在远古时期,柏树也有一定的生殖崇拜意义,中国人在墓地种植柏树,有象征永生或转生、新生的含义。据清人王夫之《杂物赞·活的儿》:“以小钢丝缠缀饰上,普施柏叶,迎春之日,冶游者插之巾帽。”可知,中国古人用小钢丝缀饰柏叶,簪于巾帽上。查看图像,在宋人绘《大傩图》中已可看到簪柏叶的人物形象。在20世纪初,河北省昌黎境内,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祖先的牌位前摆上碗筷和酒菜并去扫墓祭祖,要擦洗墓碑,供奉食品、焚香叩头,男女俱簪柏叶。有民谣云“清明不戴柏,死了变成鸭巴跩儿。”证以,民国《昌黎县志》卷五·风土志,记载:“至清明节,拜扫先茔,填新土,挂纸钱,男女俱簪柏叶,若门前插柳,以迎玄鸟。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和插簪柳•簪柏的习俗
来源: 浏览 2599 次
上一篇:中国的三大古道
下一篇: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更多关于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和插簪柳•簪柏的习俗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