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传统文化】老北京的茶馆

【传统文化】老北京的茶馆

来源:  浏览 1621

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俗,中国饮茶的传统文化已经有几千年了。过去老北京的茶馆有北平天桥的王八茶馆、季节茶馆等。老北京茶馆虽然都以卖茶座为主,但不同的内容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大型茶点铺设有红炉,自家烤制满汉悖悖称“红炉馆”。它不仅是坐吃皇粮的八旗子弟、太平父老们的消闲解闷之处,也是官人、差役说差议事的聚集点;次一等的,只备艾窝窝、糖排岔、蜜麻花之类小点心的茶点铺叫做”窝窝馆”;介乎红炉、窝窝二者之间的,是只卖焖炉烧饼、炸排岔或代以肉丁馒头的茶点铺,叫做“搬壶馆”;此外还有一种既卖清茶,又卖酒饭的“二荤铺”。顾客自带肉、菜要求柜上加工,谓之“来莱儿”,此算一荤,柜上预备的肉、菜又算一荤,故叫“二荤”。其实,这是等外的饭铺,却也排在茶馆之列。1900年以前,京城茶馆林立,其中以地安门外天汇轩最大、东安门外汇丰轩次之。

  还有一种茶馆只卖清茶,是生意人互通经济情报的“攒儿”、“口子”。不同档次的茶馆有不同行业的人聚会。最小的茶馆只是一间小屋,砖头砌成茶桌,糙壶、糙碗,沏茶须顾客自己动手,无非是“满天星”(茶叶末)而已;档次高些的茶馆,上午卖茶座,下午、晚上请艺人说书,开书后就不再卖茶,称“书茶馆”。有的为招揽生意,下午常请京剧、八角鼓、十不闲票友,在茶馆清唱聚会。还有的举办赛鸟儿、斗蛐蛐、摆围棋、象棋“擂台”。其中常年专门以棋友聚会的茶馆称“棋茶馆”。因此,老北京的茶馆还是文化娱乐的场所。

  春深,郊外碧霞元君庙开庙,临时搭设席棚,摆座卖茶点的,叫做“茶棚”。夏天,什刹海荷花市场所搭的茶棚临河而设,三分之二在水面上,三分之一在河岸上。如“小蓬莱茶社”、“小西湖茶社”,称“水座儿”。内设藤桌、藤椅,卖茶水,配上小于果碟、黑白瓜子、小花生,玫瑰枣儿等。大有江南水乡之风味儿。

  当年街头卖的大碗茶与今天大不相同。现在,许多老年人在指定地点设一简易茶摊,前面摆上矮凳,以大搪磁罐盛上茶水,有顾客来饮,则打开“龙头”,放满一碗,递与顾客,谓之“大碗茶”,兼卖茶鸡蛋之类的小食品。这在当年泛称“茶摊”。过去,卖大碗茶的多是丧失劳动力的穷人,无以为业,便挑担沿街卖茶。一头用一个挂绿釉的大瓦壶包上棉套,壶内沏上茶叶末儿,便成了茶水;另一头是一个荆条篮子,放上几个大糙碗,若与大瓦壶的重量不相等,再压上一块大砖头,然后挑担到街市上大声吆喝“谁喝碗儿热茶!”

上一篇:【传统文化】老北京饭店酒楼的等级

下一篇:北京城八大庙会

更多关于 【传统文化】老北京的茶馆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