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锅盖面是江苏省镇江大街小巷都有的民俗小吃,最正宗的锅盖面不仅仅是面要手工制作,而且最关键的面卤也要正宗,锅盖面的精髓都在卤和配菜上。中国十大面条就有锅盖面。
锅盖面是和肴肉、香醋齐名的镇江三怪之一,又称镇江“伙面”,是镇江家喻户晓的面食相传起源于清朝。锅盖面做法关键在面卤、手工制作面条和青头的制作,样子收藏网介绍一下锅盖面小吃的做法
锅盖面做法
1.锅盖面面卤做法
使用老母鸡、骨头熬制高汤,在锅中炖十个小时以上;
高汤熬制好后,根据高汤比例放入生酱油,再熬制几个小时,不能放水;
第三步是码碗,面卤熬制好后,冷却好一个个码入碗中,秘制面卤就做好了;
2.面的做法
正宗的锅盖面一定是要手工制作的,就是用擀面杖手工擀面,把揉好的面放在面板上,由面点师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上下颠跳,反复挤压成面皮,然后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好处就是有毛孔,卤汁容易入味,口感有嚼劲。
3.青头制法:镇江锅盖面的青头是用各种蔬菜制成的面卤,分为生、熟两种。生的有蒜泥、蒜花、漂儿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将这些蔬菜择洗后,用沸水焯熟,切成丝或段即成。
4.将面汁为底,放入面条加入青头,浇入浇头一玩正宗地道的镇江面就做好了。
镇江锅盖面特点
一是漂:大锅里漂着小锅盖,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杉木锅盖压住翻滚的面头,不论怎么煮,面条始终贴在锅盖下面,水在其周边沸腾,这样煮出来的面条劲道且有杉木锅盖特有的木香味。
二是跳:光滑的毛竹横在面团上,人坐在毛竹上单腿着地跳跃挤压千余次,面团被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大刀切成宽细均匀,这时的面条毛孔丰富,口感爽滑。时至今日,人工成本不断的增加,锅盖面面条已经由人工改为机器压制,由于特殊的配比、配方、工艺使得机制面条和手擀面一样劲道弹牙!
三是熬:酱油熬制是锅盖面制作的一大精髓:选用镇江特供黄豆酱油,加入四十余种佐料,如桂皮,香草,八角,镇江南山深处野生菌菇,长江鲜虾籽,黄鳝骨等,先猛火烧沸,后调至文火熬数个小时,所制出来的汤料唇齿留香,味之绵长!
四是浇:“镇江锅盖面浇头有各种荤素原料:猪肉、牛肉、腰花、长鱼、鸡蛋、香干、素菜等,多种荤素鲜味溶于面汤中,使得锅盖面的口味更为鲜美。口感爽滑的面条配上各色浇头,真是人间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