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聊天中听说人有三急,可是这些方言习俗就是口头禅,但是具体说到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很多人只是说用,具体到人有三急缺不知道是什么呢,样子收藏网介绍一下这些民俗方言的含义。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
人有三急:
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人一生必须要的,“内急,性急,心急”——内急,即上厕所急。性急,即结婚入洞房急。心急,即老婆在里面生孩子你在外面等急。
二是出处为“人有三疾”。三疾分别为“狂”(狂妄)、“矜”(矜持)和“愚”(愚昧),出自于《论语 阳货》:“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不孝有三:
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二、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三长两短:
“三长两短”最初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三令五申:
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
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三令”与“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点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如今,“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级命令告诫的含义。
三姑六婆:
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三皇五帝:
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四海为家:
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的《释地》中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这里四海指的是四边荒远地区,不是指海洋。 “四海为家”也就是以四海为一家,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在一个民族大家庭之中。
四大皆空: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并非我们常说的“酒、色、财、气。”
四体不勤:
四体不勤是一个成语,基本意思是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而其中的“四体”指双臂和双腿。
人有三急具体指的是哪三急
来源: 浏览 1743 次
下一篇:衡水文玩三宝都有什么
更多关于 人有三急具体指的是哪三急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