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的老百姓每年七月初七有放天灯的民俗习惯,天灯也叫孔明灯、点天灯、太平灯、祈福灯,相传为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所发明。
关中西部渭北大荔县和华县一带逢年过节有放飞天灯的习俗,相传为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所发明。他所帅领的少量部队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与援兵取得联系,于是制出能瓢浮的纸灯,系上求救信息而脱险。后人在年末岁首(正月十五)放天灯,表示送走过去一年的瘟病邪气,并盼望来年风調雨顺,国泰民安。妇女们祈求在外的丈夫,心像天灯一样红亮,不忘夫妻间恩爱。老人们盼望出门的儿女,不要忘了回家,并祝愿他们平安无事。
天灯由主体、支架和外罩三部分制成。主体用竹篦编成上部封闭的圆筒形,下部开口。支架用铁丝成十字形固定在主体开口段底部。主体外部用白色或红色绵纸包围糊牢。为控制放飞高度和范围,底部支架上可栓丝线。放飞前,在支架中间部位梆一块沾有煤油、机油或菜油的棉布,将油点燃,等灯内热气充满体内有升力时放手升空,直至油料烧完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