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新宗熏肉分为熏肉、熏焖子和熏手掰肠,是河北保定知名的地方特色小吃,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的中华老字号。
定州新宗熏肉新宗熏肉源于宋代,北宋年间,苏东坡到河北定州任职,根据定州人的肉食习惯,和衙厨王某一起,制成了久负盛名的定州熏肉,并且书写了熏肉秘法,后来由王某后人传承下来,被称为新宗熏肉。新宗熏肉集渍、炖、煮、熏等制作工艺,起香宜人,余味悠长。熏制好的肉制品,外表鲜亮呈金黄色,微红色调,闻之香气扑鼻,吃之脆、软、香、酥,肥而不腻,余味悠长
新宗熏肉制作工艺
熏肉产生于宋代,自苏东坡在定州创制以来,经后人传播,广泛用于猪肉制品,也散见于熏鸡、熏驴肉等肉制品。主要是在春节期间制作,是年俗文化的一种表现。民间常用的熏制比较简单,即将熏制好的方肉晾干,肉皮向下放在铁篦子上,下面用铁盆盛锯末引燃,上面用盆覆盖,锯末产生的烟气将肉块熏成金黄色。这仅仅是简约的做法。现在,大多数农村宰猪煮肉之后,大多以白糖炒色代替,但是已经没有了熏肉的风味。至今熏肉的做法在民间虽有流传,但已是十分微弱,有失传的趋势。
新宗熏肉的生产源于王氏世传技艺,加入各种天然香辛料和用于烹调的多类中药材,经过百年老汤的煮制后,用特殊配方的熏料熏制。主要步骤如下:
一、精选上好猪肉,以后臀、五花为上好原料,去腩肥留精细肉作为原料。
二、老汤腌渍。将选好的原料腌渍,入味、去腥。
三、将渍好的肉块经自然风晾后煮制,放入世传秘方的香辛配方,须用多年老汤,才能达到效果。
四、经过两焖、三沸的煮制,做到内熟外坚,熟而不烂,味入其中。
五、熏制用各种果木的锯末,柏、松锯末尤为最佳,严禁使用其他杂木锯末。
熏制好的肉制品,外表鲜亮呈金黄色,微红色调,闻之香气扑鼻,吃之脆、软、香、酥,肥而不腻,绵香余长。
定州特产小吃
由苏东坡创制的熏肉系列,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既是定州市历史食文化的展示,又在今天点缀着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并且成为定州与外界交流的物质名片。
新宗熏肉是苏东坡自黄州创制东坡肘子之后,在贬官中创造的又一道苏氏名菜。猪肉在宋代之前并不上宫廷大宴。因为猪生存环境的污浊,让达官贵人无法享用。
新宗熏肉适用于各层次人食用,尤其是在逢年过节,人们都会熏制猪肉,用熏制过的熟猪肉,可以用来作婚丧嫁娶的八碗全席,现在的定州红白喜事宴席桌上,都有熏肉作的条子、方肉、夹酥肉,风味浓郁,特色明显。
经过近千年历经三个朝代的变迁,民间艺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把熏肉秘方里的十几种中药,添加到了几十种,把熏肉技术进行改革,在熏肉风行的乾隆年间,仅在庙会和大的集市出售的就有熏猪蹄,熏肘花、熏鸡、熏烤鸭、熏驴肉、熏兔等熏肉产品,传统肉食的风行,一度成为人们赶集上庙的乐趣之一,尤其是宋代之后,特别是明清至今,作为定州主要的肉食品,熏肉成为定州人的肉食习惯,也成为定州市人招待宾朋佳友的尚品。新宗熏肉集渍、炖、煮、熏等制作工艺于一体,起香怡人,余香悠长,既可以入红白喜事的酒席,又可以为日常家居美味,传统风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