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是冷兵器时代最先进的武器,而在古代弓箭中最好的是复合弓,制弓的材料一共有六种,被称为“六材”,分别是干、角、胶、筋、丝、漆。目前最早的复合弓发现于殷墟,到了东周时期,中国复合弓的制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考工记里有“弓人为弓”篇章,对当时的制弓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复合弓手工制作工艺
六材的加工都要按照相应时间进行,冬天加工木材,春天加工牛角,夏天加工筋,秋天将三者粘在一起,冬天定型,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可以修饰外表。在中国,这种筋角合制的复合弓从东周时期一直应用到现代,期间虽然也有部分改变,但以胶粘合筋、木材、角三者制作弓臂的基本流程从未改变,现代射箭爱好者手里的传统弓,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定型了。
干即木材,木材是复合弓弓臂的主体材料,常用的有七种,按其质量高低依次为:柘木、檍木、檿桑木、橘木、木瓜木、荆木、竹子,其中柘木最优,竹子最差。弓的干,即弓胎部分并不提供太多的弹力,主要起的是载体或者支架的作用。弓的弹力主要来源于贴在弓臂背面的筋和弓臂正面的角。
筋是非常优秀的动物纤维,可以承受非常大的拉力,而角则与筋相反,能够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当一个物体弯曲的时候,弯曲弧线的内侧和外侧形变是最大的,而内芯(即中性层)的形变最小。形变越大,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弓胎的意义,就在于让筋和角分别处于弯曲弧形的外侧和内侧,产生最大的形变。由于筋耐拉,因此被放置在外侧,而耐压的角被放置在内侧。
制弓时,筋需要撕成细丝,然后成束的蘸上胶,顺着弓臂的方向一层层的粘上去,粘完一层后,要等它风干了,才能粘下一层。相同尺寸的弓,干和角的厚度都是固定的,铺筋的多少决定弓的力量。
粘合筋、角、干三者的胶由动物皮或者结缔组织熬制而成,常用的有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以鱼胶为最好。
由于弓胎本身不提供太多弹力,那么对于弓胎来说,主要的指标有两个,一是轻,这样能减轻重量,二是强度,这样不会在拉弓的过程中开裂或被压扁。弓胎越轻,回弹时损失的力量就越小,射的也就越远。
弓臂的主干制作好后,还要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这时便用到了丝和漆。丝即蚕丝,用来缠绕弓臂,对筋、角、干进行进一步加固;漆即生漆,涂在弓臂表面,目的在于防水防潮。
中国古代弓箭复合弓手工制作工艺
来源: 浏览 6755 次
上一篇: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彩布贴花
下一篇: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弓箭复合弓手工制作工艺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