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花馍充分体现了山西人喜欢面食,闻喜花馍把面食和传统艺术完美结合,闻喜花馍因为花馍产于山西闻喜而得名,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花馒头面点。闻喜被称为“花馍之乡”,闻喜342个行政村几乎每个村都有制作花馍的巧匠,当地有“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的说法。闻喜花馍除了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花馍是用圆形、桃形、鱼形等面团作为花馍主体,出笼后插上所需面花。吉祥物多以动物为主。盘顶花馍仍属于是祭祀活动中摆在食箩顶节的专用花馍,只能观赏,不能食用。其花样繁多,搭配组装成的花馍给人以活灵活现之感,其繁而不乱、鲜艳而不失协调的装饰得到民间美术专家的青睐。
闻喜花馍9道工序:
1.首先用筛子、簸箕筛小麦,簸净杂物,再用水淘洗,而后装进竹篮或布袋放在阴凉处凝水,存放一日,便于麦粒皮与麦粒分离。
2.制作闻喜花馍是专门选取精粉,再用最细的丝制面箩过一遍,去掉其中的粗粉粒和碎麦皮。
3.是选取少量特制酵母掺进一定数量的笼面,用水搅和后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初期发酵。
4.是酵面发好后,按蒸馍量的多少,掺进等量面粉,用温水和匀后,进行揉制,至少要反复揉8遍,以瓷光有筋、软硬适度为标准,软硬度很重要,硬了蒸不虚,易裂口,软了易变形。
5.是闻喜花馍的捏形,依据提前商定好的花馍品种,主体配件分开捏制或一体捏制。
6.是把捏好的花馍雏形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用棉被盖好,让其适度发虚。
7.是开水上笼,急火上气,笼圈封严,大小分蒸,落气出笼。
8.是花馍出笼后,趁热用食品色点染、描绘。
9.是待闻喜花馍晾妥后,根据形状总体的需要,用竹签插上陪衬的面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面塑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