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 珐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松涛-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

珐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松涛-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

来源:  浏览 10895

     珐琅,又称又称“景泰蓝”。约在蒙元时期从波斯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中国珐琅手工艺品多数采用的是掐丝工艺,使用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再经过焙烧、研磨、镀金等等多达53步工艺。

熊松涛,男,1976年4月出生,通州区漷县镇靛庄村村民,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熊松涛“熊爷”在珐琅圈子内名声显著,大学毕业后熊松涛也想做自己的事。“不能让老手艺失传!”是当初老父亲熊振江用来说服熊松涛的最简单却也最有分量的话。从学徒开始整整2年,熊松涛才开始上手。真正让他产生兴趣的是制作珐琅表盘过程中,突破的一道道工艺难题。每一个突破都让熊松涛更接近珐琅的内核, 5年时间层层突破老技术的限制,让他深深的爱上了这行。
传承需要有工匠精神

  “‘这个手艺在中国已经有600多年了,不能在咱们这一代断了’。父亲当初说出这些话时,我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如今,熊松涛更多思考的是怎样把这门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表盘是一个点,这个东西别人做不了,我也想通过这个点让大家接触到这个面,让人们认可这种工艺,这是中国传统的工艺。” 熊松涛说。

  如今的熊氏珐琅走的是一条精益求精的路线,不求数量,求质量,这种理念也体现出熊松涛对行业的思考。在他看来,中国人喜欢更具文化感的东西,但也只有在人们富了之后才会有闲情雅趣玩味文化产品,包括各种器型和艺术品。“相信随着大家品位的提升,会越来越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有所了解。”

  从制胎、制形、上釉、掐丝,到器物的最终成型,在熊氏珐琅工作室里,一件器物历经整个流程下来,会让人体会到深深的文化归属感。熊松涛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历史的深情融入每一道工序中,将珐琅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绚丽的艺术风韵赋予时代气息,在传承中创新。熊松涛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潜心经营自己的珐琅王国,在完美与创新的执着追求中传达着文化与历史,情感与诗意的核心价值理念。

  2013年,熊松涛创作的景泰蓝水墨云龙瓶,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2014年,他创作的景泰蓝前程似锦瓶,在国际艺术精品展览会上获得“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5年,他设计制作的景泰蓝繁花似锦福禄瓶,在“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评比中荣获金奖;2016年,他设计的景泰蓝鹦鹉纹罐,在第51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上一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

下一篇:汝瓷烧制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廷怀

更多关于 珐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松涛-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