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古玩专题 > 法门寺佛指舍利宝函

法门寺佛指舍利宝函

来源:  浏览 2708

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于1984年,法门寺共出土四枚舍利,四枚舍利外形和尺寸都极为相似,呈方形或圆形中空管状。今日所谓的真身舍利为骨质,长40.3毫米,宽在17至20毫米之间,其他三枚影骨的大小也与此相近。
唐代第17位皇帝唐懿宗为了祈求佛祖保佑即将倾塌的大唐王朝,于公元873年最后一次从法门寺地宫中请出佛骨迎到长安的皇宫中供奉。但礼佛仪式还没有结束,这位皇帝就突然去世了,继位的皇帝只有12岁,也就是那个乳名叫五哥的唐僖宗,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归送佛骨回法门寺。公元874年的一天,在响彻云霄的诵经声中,人们哭泣着向地宫中抛撒着钱币,随着巨大的铁锁把最后一道石门锁上,唐代持续了242年的迎奉佛骨活动连同敬献佛祖的珍宝和佛指舍利本身,被永久地封闭在了地宫。
真身佛指舍利(灵骨)为五重宝函所包裹。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锈迹斑斑,呈深褐色。第二重宝函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45尊造像,所以被命名为“四十五尊造像顶函”。函身东侧下方錾刻有“奉皇帝敕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


第三重宝函是一檀香木函。木质已朽,其顶及函身都有银质雕花包角。


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着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玉棺之内供奉的舍利就是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为左手中指)。指节其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萨的曼荼罗,后侧面为东方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左侧面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总计有形相、服饰各异之诸神45尊,构成一幅立体的天佛图册。
四十五尊造像顶函,高16.6厘米,长17.5厘米,宽17.5厘米,重1612克。函顶錾刻有包括大日如来(释迦牟尼)、地火水风四大神、四大明王等25尊造像,四壁各有五尊佛造像:前侧面为西方无量寿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右侧面为南方宝生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后侧面为东方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左侧面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总计有形相、服饰各异之诸神45尊,构成一幅立体的天佛图册。


宝函背壁下侧錾有“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字句的铭文,底部亦錾铭文:“大唐咸通十二年(871年)十月六日,遗法弟子比丘智英敬造真身舍利宝函,永为供养。” 当初,法门寺地宫之内共发现宝函十个。经专家鉴定,此函内所保存的为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是名副其实的“真身宝函”。
法门寺地宫总共出土了四枚舍利,其他三枚均为玉质,即“影骨”,只有这件宝函内的舍利为骨质,再综合其出土的神秘性(藏而不露)与《物帐名》碑上有关“会昌灭佛”的记载,专家确认这枚才是佛指真身舍利,即“灵骨”。
佛指真身舍利显然是被唐代僧人刻意置于不起眼的铁函之中,又放于隐藏的地宫秘龛之内。可想而知,在经历了多次法难的佛门弟子,对能否确保这枚佛祖圣物仍心有余悸,才想出这样韬光养晦的办法,真可谓是苦心孤诣。
嵌宝石水晶椁子。银包角木函内置嵌宝石水晶椁子。椁子系水晶石造,透明通亮。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体积硕大,眩耀夺目。水晶是珍贵宝石的一种,以其质地晶莹透明,色彩多样而被人们所喜爱。这件椁子是一件设计巧妙,精雕细琢的水晶精品。
打开水晶椁盖,里面是一具仅有6.5厘米长的小白玉棺。棺体小巧,形状很象沿用到今天的木棺,通体以白玉琢磨而成。整个玉棺棺体放置在棺床之上,小玉棺通体呈乳白色,并泛淡青色,玉质细腻柔和,棱角分明,工艺非常精致。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静躺在其内。

 

 

上一篇:故宫收藏的古代精美簪子图片欣赏

下一篇:窦绾金缕玉衣

更多关于 法门寺佛指舍利宝函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