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驾崩后都有谥号和庙号以及谥册,那么谥册上的谥号排名的方式是怎么得来的,书写方式和字数有什么限制吗?
谥[shì]号,是新继位的皇帝根据已逝皇帝(称大行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以示褒扬的称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末帝,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如果末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谥号排名方式一般由皇帝尊号、谥号、庙号、年号、陵寝号等构成的名号,每位清帝的谥号多达25字,清代皇后的谥号一般为19字。
谥号一般认为源于周朝,秦废之,自汉朝恢复后始终延续,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谥法就是通过对死者的道德功业进行评价起到抑恶扬善、维护封建礼制的作用。
谥号和庙号的区别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新嗣皇帝为已逝皇帝所上牌位之号称庙号,一般开国之帝称“祖”,后世有德之帝称“宗”。
谥号,是新继位的皇帝根据已逝皇帝(称大行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以示褒扬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