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六龙壁雕塑虽然没有故宫和山西大同九龙壁出名,但是蒲城六龙壁的六龙泳舞图却与众不同壁上有短檐,复黄、绿琉璃瓦,中间屋脊两头为螭形脊兽,中间原饰有琉璃花,金龙六条,鳞张爪舞,蜿蜓盘旋,畅游于粼粼碧波之中。背面塑“六狮舞蹈图”,上、中层人物穿绿袍,冠带楚楚。龙狮金黄色,舞态活现。下层汪洋碧海,汹涌澎湃。前后图案,造形逼真,神态生动,色彩绚丽,栩栩如生。
六龙壁,又名翠屏,创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通高6米,长17米。壁身用精致的琉璃花砖砌成,壁上有短檐,上覆黄、绿琉璃瓦,中间屋脊两头为螭形脊兽,中间原饰有琉璃花,壁身正面塑有飞舞涌动的六条龙,它们两倆形成一组,盘旋于山川之间,畅游于碧波之中,中间以戏珠来綄结整幅图,他就是人们常说的“六龙泳舞图”,六龙壁的名称也是因此而来。壁身背面为“龙狮舞蹈图”,龙狮金黄,舞态活现,两只名曰“犭贪”的三足瑞兽载歌载舞,煞是惹眼,另还有冠带楚楚、神情怡然的文官造像。两幅图下端均为汹涌澎湃的汪洋碧海,在波涛间又穿插塑有鲤鱼或青蛙的造型。两幅图的造型逼真,神态生动,色彩绚丽,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儒家学说中以“仁、道”为主张的政治观点及告诫当权者抑制贪念,天下为共的思想内涵。
牌坊与照壁在古代建筑中本来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然而蒲城六龙壁在壁身两旁增设牌坊的连体建筑形式,使其整体更加显得宏伟、壮丽。壁身与牌坊相互协调,相互映衬。同时牌坊的增设不但对壁身起到美化的作用,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整座照壁在建造的过程中大胆创意、精心设计、整体绘图、巧妙布局、分割成片、明确方位、按图分制,巧妙拼接的建筑理念,将对孔子的尊崇及儒家文化集于整个建筑之中。
六龙壁是蒲城文庙古建群中艺术价值最大的古建筑,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