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寨石窟寺拥有美丽的壁画和新疆草原上最大的草原石窟群。阿尔寨石窟至今虽有1600多年的历史,,阿尔寨石窟寺于2003年3月2日被国务院增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对阿尔寨石窟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阿尔寨石窟寺(汉语名百眼窑)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一座低缓丘陵地貌中孤立突起的平顶红色砂岩小山上,是内蒙古最大的佛教石窟群。阿尔寨石窟寺始凿于西夏,以蒙元时期最盛,明末清初停止开凿和佛事活动。它因红色砂岩的阿尔寨山岗而得名。整座石山高度大约42余米,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450米,在大草原中显得毫不起眼,阿尔寨有石窟65个,崖壁上还浮雕有覆钵式佛塔和方形密檐佛塔22座,其中有少量洞窟被沙石掩埋。山崖顶地势平缓,保存有6处寺院建筑遗址。
由于山体岩石不适于雕刻,阿尔寨石窟寺采用泥塑佛像和绘制壁画的方式表现佛教的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与西北地区的新疆和甘肃境内的石窟极为类似。
石窟中的塑像早已无存,但许多石窟内保存了精美的壁画,仅元代壁画就达600余平方米。壁画以宗教内容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贵的世俗壁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尤以《蒙古帝王受祭图》《各族僧众礼佛图》等最为珍贵。
在阿尔寨石窟寺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早期回鹘蒙古文榜题,其内容涉及佛经及世俗生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此外,还有藏文、梵文等文字的榜题,表明了当时文化交流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