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安西榆林窟的第3窟开凿于西夏中晚期,元代重修。洞窟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特别是大量的精美壁画在敦煌石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窟是一个汉藏两密并举的洞窟,穹顶画五方曼荼罗,周围画边饰、帷幔、千佛。东壁中间画佛传一铺,两侧画观音变相。南北壁中间各画净土变一铺,两侧均各画曼荼罗一铺。西壁门上画维摩经变,门两侧画文殊变、普贤变各一铺。其中洞窟东壁南侧的一幅“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而独特,是罕见的优秀作品。西壁门南北侧的《文殊变》、《普贤变》,无论从绘画水平还是从艺术价值来说,都是敦煌石窟同类题材中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西夏时期宗教艺术水平的成就。
安西榆林石窟第3窟东壁“五十一面千手观音”中有八幅两两对称的西夏生产图,有《锻铁图》、《舂米图》、《酿酒图》、《犁耕图》等,是当时少有的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图画。绘画者深谙社会生活,了解劳动习俗。《锻铁图》中有三男子,其中两锻铁者站立,皆着短褐襦,腰系带,一人上衣深色,袒左臂膀,一人着浅色上衣,两人下身穿裤,束行滕(绑腿),足穿草鞋;另一人坐操风箱,足穿草鞋。特别是图中鼓风用的竖式双木扇风箱是当时先进的鼓风设备,坚固耐用,可连续鼓风,能提高炉火温度,增强冶炼强度,为打制包括兵器在内的精良铁器提供了技术保证。《舂米图》中石臼置于地上,杵柄加横板,板下有轴。舂米人双手扶架杆,一脚着地,以一脚踏木板,用中间下部木轴为杠杆带动捣杵,在石臼中舂米,前有粮堆和簸箕。此图表明西夏与中原地区捣米舂谷法并无二致,但在中古时期,用图画把谷物加工去皮成为米的情景十分生动地表达出来,十分罕见。《酿酒图》两妇女旁置酒壶、贮酒器、木桶各一,一人吹灶火,另一人手持陶钵在烧锅旁酿酒,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西夏家庭酿酒的情景。《犁耕图》画双牛架横杆,横杆连接犁辕,即所谓二牛抬杠式,耕者一手扶犁,一手持鞭,形象地反映了西夏时期役牛犁天的情景。
生产与生活的再现——《锻铁图》《舂米图》《酿酒图》《犁耕图》
情感与理想的寄托--《文殊变》《普贤变》
窟室西壁两侧画文殊、普贤经变,经变场面宏大气势非凡。《文殊变》不像以往所表现的以狮队象群和人海组成宏伟的画面,而是描绘了大小十余人,像以秀丽山川和茫茫云海构成神秘的山水风光。文殊菩萨手持如意,安祥地坐在青狮上。月轮般的身光和头光,衬托出文殊在画面的中心地位。文殊菩萨形象丰腴、俊雅、沉静。身上的衣带随风飘起,轻轻地坐在狮背上,婀娜多姿。象征智慧、威猛的青狮足踏红莲,步伐劲健。在文殊菩萨周围所描绘出的有帝释天、毗那夜叉、婆薮仙,他们神情怡然、错落有致地簇拥在文殊周围,仿佛在波涛滚滚的海上,在云雾茫茫的空中,疏疏落落、飘飘荡荡,汇成了渡海行列。此幅《文殊变》以大幅的水墨山水为背景,奇峰突起、古刹隐藏于幽谷、彩虹横跨于山峦,一道灵光从山洞中射出,使得所描绘的仙山琼阁愈显神秘而幽静。大山大水体现了这一时期山水画技法的最高成就。
《普贤变》中普贤菩萨手持梵箧半跏趺坐于六牙白象的莲座之上,形象丰裕而秀美,神情恬静和善。白象四蹄皆踏莲花,光头的象奴紧拽缰绳,周围梵天、天王、菩萨、罗汉等护从。人物的冠带、披巾、衣袖、裙裾皆随风向前飘动,有风从后而来的动感,脚下云浪翻滚,使圣众驾云在半空急行之动势跃然壁上。普贤上空峨眉山是典型北宋水墨山水样式,峰峦嵯峨、奇峰怪石、山岩间楼阁错落、恢宏雄伟。有寺院楼台亦有竹篱茅庵,雅静清幽,山涧跌水如织,溪流潺潺,环绕寺宇,山脚下层层平台,丛林掩映,瀑布飞泉直泻入苍茫大海。为表达对佛法的认知和感受,艺术匠师根据自身生活审美体验和艺术规律,大加发挥,使《文殊变》、《普贤变》更生动丰富,更贴近生活,成为世人情感和理想的寄托。
在普贤经变的左侧绘有《玄奘取经图》,唐僧着襦袴披袈裟,行膝蔴鞋,遥望普贤菩萨身后的仙山琼阁,合掌向普贤菩萨礼拜祈祷,玄奘头后有圆光,身旁祥云缭绕。悟空作猴相,着小袖襦白袴,亦行膝蔴鞋,随师施礼,师徒均作风尘仆仆、长途跋涉的行脚僧状。身后白马马背上莲座内包裹经卷熠熠放光,示玄奘已取经归来。这是现存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榆林窟第3窟的“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包罗万象,是历代各类经变都无法比拟的,它超越了佛教图像仪轨的内容,这是西夏时代画家们的独创,从经变画中了解到了西夏生产、生活的真实情景,也是该画具有珍贵历史和艺术价值所在。而文殊、普贤经变整个画面敷色简略,只加轻微的晕染,线描清晰流畅,一气呵成,堪称古代山水画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