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是古代陶俑雕塑的陪葬品,有陶器的兵俑和马俑而得名兵马俑。一谈到兵马俑就知道是西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因为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无论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影响力以及兵马俑的雕塑艺术特点,都是令世界瞩目的。兵马俑现在陈列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样子收藏网通过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特点介绍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的鲜明特征是写实的艺术风格和神与形的统一。秦俑的制作者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典型人物,千俑千面,秦俑的面部特征可以归纳为目、国、用、甲、田、由、申风等八种基本脸型,也反映了中国人面部特征的共性。
兵马俑分类
秦兵马俑分为一号坑和二号坑,兵马俑分为跪射俑、秦骑兵俑、下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高级军吏俑、鞍马俑、鞍马骑兵俑、车士俑、御手俑、彩绘跪射俑、秦跽坐俑、袖手俑、文官俑、跽姿俑、百戏俑等。
1.跪射武士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右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
2.秦骑兵俑为秦代的陶器,头后绾扁髻,戴皮弁。上穿齐膝长襦,下呈折形裙式,外罩齐腰铠甲,无披膊。面部,手臂,铠甲组滕上残留多处红色。下穿长裤,足蹬皮靴。左手半握,似持兵器,右手牵马状。
3.秦始皇陵兵马俑下级军吏俑头戴单版长冠。有的不穿铠甲属于轻装步兵,有的穿铠甲是重装步兵,但甲衣上没有彩绘花纹,他们一手握剑,一手执矛、戈等长兵器。
4.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中级军吏俑头戴双版长冠,手中握剑,有的立于高级军吏俑身旁似为副手,有的立于士兵队列中似为领队。
5.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中级军吏俑头戴双版长冠,手中握剑,有的立于高级军吏俑身旁似为副手,有的立于士兵队列中似为领队。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6.高级军吏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鹖冠,双手交垂于腹前拄长剑。目前出土的秦俑中级别最高的就是高级军吏俑。
7.鞍马是骑兵的坐骑,四蹄直立,劲健有力,两耳如削竹,耳前有鬃花,尾巴成辫形,马背上皆有鞍鞯,中部下凹,鞍面上雕有鞍钉,马肚下有一条肚带将鞍鞯固着于马背,带头相接处有一参扣,参扣于马肚左侧,马尾可拆卸。
8.鞍马骑兵俑采用秦代的陶器雕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秦人以养马起业,秦陵区内也发现有大量的陶马和真马陪葬,可见其对马的重视与珍爱。鞍马骑兵俑塑造了秦代骑兵和战马的形象,骑兵短小精悍,战马健壮有力,说明了秦代骑兵作为新兴起的兵种,筛选的标准应该非常严格,是研究古代军事史的重要物证。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9.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一般每乘车上有甲士3人,即御手、车左和车右。御手居中,车左和车右分立于御手两侧。车士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小腿上绑着护腿,头戴介帻。车左俑左手持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用则是右手持长兵器,左手作按车状。
10.御手俑头兵马俑绾扁髻,戴单板长冠,褐色铠甲,无披膊,下穿长裤,足蹬方口履,双臂前举作执辔驾驭状。秦代战车上有甲俑三件,中间驾车是御手俑,车士俑居左右两侧。御手俑的职责是驾驭车马,保护车马进退得宜,并兼当主帅受伤可以代替其执掌指挥工具金和鼓。御手俑是秦代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现了战车部队行进作战的情形。
11.彩绘跪射武士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它们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右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
12.跽坐俑高64.00厘米,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园东侧小型马厩坑。此俑系男性,脑后梳圆形发髻,面目清俊,有髭无须,身穿交领右衽长襦,双臂下垂,双手半握,自然置于膝上,双腿跽坐状,似一年轻的圉人,象征管理马厩以及饲养珍禽异兽的人员,兵马俑造型生动,体型完整。
13.在秦陵封土西南50米处的陪葬坑中,发掘出土了不同于秦兵马俑的8件文官俑,袖手俑它们头戴长冠,身穿长襦,右侧腰带上悬挂着帖塑的削和砥石,袖手而立一派文官风度。这些陶俑所象征的身份和遗址坑的性质还有待研究,但对认识秦陵遗址内涵和秦代政治等都有很大意义。
14.跽姿俑为秦代的陶器,通高127.00厘米,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跽姿俑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指并拢伸向下方;右臂上举,肘部微屈,上身直挺,双膝跪地,足尖抵地,似乎准备由跽姿向站姿起立。专家分析考证,跽姿俑的形体姿势应该是正在击鼓、钟之类的乐器。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真实的反应了古代秦国的人的身高、衣着特点以及秦代的民俗,为研究中国古代秦国历史提供了很好的文物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