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艺术包括石雕、泥彩塑和壁画等内容,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组成部分。它开始是由印度传来的。从今天遗存的窟群看,新疆拜城克孜尔的窟群,库车的库木土拉、森木塞姆、克孜尔朵哈等窟群,是将佛本生故事画在窟顶的菱形方格内,四周则画出所供奉的佛、菩萨等像。甘肃西部敦煌莫高窟等窟群与新疆早期东汉石窟形制大致相同,两壁横幅画出佛本生故事,形式同汉画像石。这类早期作品,明显地保存着古代西域石窟艺术与中原艺术相结合的风格。由敦煌莫高窟到永靖炳灵寺,再南到天水麦积山,其早期造像、壁画等所选题材与风格是完全相同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河西以后,僧侣与信徒中,很多人东迁平城(今山西大同)。因此在平城西开凿的云冈石窟中,其早期洞窟(如16—20号,7—8号等)的造像题材和风格与河西、天水等早期石窟造像的题材和风格,也是相同的。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石窟艺术的发展是沿着由西而东的路线进行的。
石窟寺艺术分类
(一)窟内立中心塔柱的塔庙窟;
(二)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
(三)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和禅行的僧房窟;
(四)塔庙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
(五)佛殿窟中设坛置像的佛坛窟;
(六)僧房窟中专为禅行的小型禅窟(罗汉窟);
(七)小型禅窟组成的禅窟群。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至二十三年(公元486—499年),鲜卑统治集团为了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反映到石窟艺术上,则与早期传播路线有一个相反的变化,形成了以云冈、龙门石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向。这时,各石窟无论何种造像衣饰,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汉族服式。全国最大的石窟群,如莫高、麦积山、炳灵寺、寺沟等石窟,在北朝中期后的造像,都受到了云冈、龙门造像的影响。
隋唐时期,佛教成为当时人们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石窟的开凿达到了高潮。五代和宋代石窟艺术不像以前那样繁荣,石窟的开凿也少了。但个别地方,如四川大足龙岗山佛湾的造像,却更富有民间气息,这是以前各代石窟造像所不能比拟的。
我国的石窟艺术源远流长,分布地区辽阔。就现在所知,我国古代石窟分布在西起昆仑,东至东海,南抵吴越,北达幽燕的广大区域内。按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将全国石窟划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
(一)新疆地区,石窟雕塑主要分布在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其集中的地点又可归结为三小区:古龟兹区,在今库车、拜城一带,主要石窟有拜城境内的克孜尔石窟,库车境内的克孜尔朵哈、库木土拉和森木塞姆石窟;古焉耆区,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 一带;古高昌区,在今吐鲁番一带,主要石窟有吐峪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
(二)中原北方地区,即新疆以东,黄河流域以北,至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石窟数量多,内容多样,是中国石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下面又可细分为四小区:河西区,指甘肃黄河以西各县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玉门昌马窟,酒泉文殊山石窟和武威天梯山石窟等;甘肃黄河以东地区,主要有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固原须弥山石窟,庆阳平定川石窟和庆阳南北石窟寺;陕西区,主要有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洞石窟,富县石泓寺石窟,黄陵万佛寺石窟,延安万佛洞石窟和志丹县城台石窟等,陕西是中原北方地区晚期石窟较集中之地;晋豫及其以东地区,主要包括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义县万佛堂石窟,渑池鸿庆寺石窟,济南黄花岩石窟,安阳宝山石窟,益都云门山与驼山石窟,内蒙巴林左旗洞山石窟,前后昭庙石窟,鄂托克旗百眼石窟,平顺宝顶寺石窟等。
(三)南方地区,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这个地区石窟数量不多,分布也比较分散,除个别地点外,摩崖龛雕像多于开洞窟造像。主要有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杭州西湖附近窟龛,新昌宝相寺大像和广元皇泽寺、千佛崖窟龛,以及大足龙岗山石窟、佛湾石窟,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等。
三大地区的石窟形制虽都各具特点,但也互相影响。例如:5世纪60年代山西云冈最初开凿的大像窟(昙曜五窟)和新疆古龟兹石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塑绘,也受到了新疆的影响。江南无量寿佛的崇奉传播到中原西部的时间,可能更早。6世纪中期以后,中原地区西部的石窟龛像又影响到四川北部。七八世纪隋唐盛世时期,中原地区窟龛的典型形制已经南传四川,西传新疆。11世纪以后,罗汉群像既盛行于中原北方,也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13至14世纪西藏藏传佛教窟龛不仅出现在中原北方,也出现在南方。从以上各地区相互影响的情况中可以看出,5世纪晚期以前,中原石窟艺术北方受到新疆的影响;5世纪晚期以后,各地石窟却都受到全国主要政治中心或文化中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