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 艺术新闻 > 通玄观造像雕塑

通玄观造像雕塑

来源:  浏览 2203

通玄观造像位于杭州市区紫阳山东麓,太庙巷紫阳小学后山的崖壁上,是反应道教题材的造像雕塑,是宋代石刻造像雕塑群。
通玄观造像构图简洁,衣饰随风飘动、卷起,富于动态,雕刻流利、自然。通玄观造像除徐道彰像一龛以外,其他三龛造像应属南宋时期作品。通玄观造像属道教造像,这在道教文化、石刻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西湖游览志》记载:“绍兴二十九年,内侍刘敖入道修真,结庵于此(通玄观),高宗御书“通玄”二字榜之,赐名能真。”通玄观由此得名。
通玄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初建时观内有寿域楼、万玉轩、望鹤亭、谒斗坛、白鹤泉、鹿泉等建筑。明嘉靖年间,法师徐道彰重修,至清咸丰间(1851-1861)毁,唯存壁间造像。
    通玄观造像坐北朝南,长30米,高3.7米,自西向东,依次雕凿四龛六尊道教造像及南宋至明代的摩崖题记和碑十一通。
    中间一龛最大,龛高2.2米,宽2.35米,顶弧拱,内圆雕“三茅真君像”,三茅真君指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他们是汉景帝时咸阳人,传说于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县境内),后改为“三茅山”修道成仙。太上老君拜茅盈为“司命真君”,被道教茅山派奉为祖师。“司命真君”居中,像高1.42米,头戴黄冠,容相端严,身着道袍双手拢袖置于胸前,手执长柄如意,脚穿云纹翘头鞋,足踩祥云。云前有一伏狮,温顺安静。右肩上方刻有“掌吴越司命三茅真君像”的题记。“定篆真君”居左,束发带冠,面目已残损,留长须,着广袖道袍,拱手而立,穿云纹翘头鞋,踏祥云。右侧为“保生真君”,头束发髻,面目亦残损,留长须,着道袍,双手拢袖向左,置于胸前,穿云纹翘头鞋,脚下有祥云缭绕,富有动感。
    在“三茅真君”造像的左上方,凿刻了一龛坐像,高约80厘米,头戴黄冠,冠正中嵌一宝珠,长圆脸型,细眉大眼,高鼻方嘴,身着道袍,右手向下按一物置于膝盖上,左手扪胸口上,端坐在仰莲座上,造像左上方刻有“玉清元始天尊像”题记,是道教信奉的最高天神。
    在“玉清元始天尊”造像的左下方,凿刻一龛真人坐像,高78厘米,头束发髻,着袍,双腿盘坐,旁有“皇宋开山鹿泉刘真人像”题记,这就是修建通玄观的内侍刘敖。当时南宋统治者,都认为道教讲究长生不老,因而非常推崇。刘敖是宋高宗内侍,负责三茅宁寿观的事务。这个刘敖非常相信梦的预兆,绍兴二十九年,刘敖梦见三茅真君骑着仙鹤到了山的南边,便认为是真君显灵,于是又建造一座道观,就是“通玄观”。在“刘真人”造像的右下方有一只鹿,长56厘米,高52厘米,头西尾北,四脚撇开,尾巴向上翘起,奔跑状。鹿的左边还有一口泉。刘敖梦见鹿在泉边饮水,认为是个吉祥的预兆,所以称泉水为“鹿泉”。现泉水已经干枯,留有遗迹。
    在“三茅真君”造像的右侧中间,凿刻有一尊法师坐像,高90厘米,面目残损,留须,着道袍,穿云纹翘头鞋,端坐其中,造像右上刻有“大明重开山元一徐法师像”的题记,即为明代重修通玄观的徐道彰。

 

 

上一篇:吴汉月墓的石刻雕塑艺术照片欣赏

下一篇: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雕塑

更多关于 通玄观造像雕塑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