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明天”雕塑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展于2015年4月24开始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展览,雕塑展览跨越五一劳动节,长达20天,喜欢雕塑的朋友可以去四川美院参观展览。
2015年明天当代雕塑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5-04-24 - 2015-05-16
开幕时间:2015-04-24 17:00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学术主持:焦兴涛、何桂彦
主办单位:中国当代艺术院; 四川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
展览备注:入围名单:王雷、宋建树、王朝勇、张润、葛平伟、黄镇、李小诗、严尊、宋兮、谢勋、汤杰、杜英奇、占研、张增增、高胜寒、戴素贞、曹雨、王礼军、李遂、周长勇
就第三届“明天”雕塑奖而言,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普遍反映出“形式上的自觉”,参展的大部分雕塑家善于挖掘材料自身的表现力,作品有较强的制作感。在形式表达方面,大致又划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有意味的形式”,即重视自身的造型与风格化的特征,强调作品的结构与空间所形成的张力关系;另一种是“观念化的形式”。所谓“观念化的形式”就是雕塑家在作品形式表达的过程中重新予以观念化,如对形式表达的日常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的强调,或者改变既有的物质或材料的形状,以解构的方式完成作品形式的重构。
2、作品中大量地使用“现成品”,重视挖掘媒介自身的表现力。
3、重视培养创作作品时的方法意识,不管成熟与否,方法论的自觉是十分重要的。
4、普遍追求观念化的表达,但部分作品明显受到了西方观念艺术的影响。
5、追求作品的实验性,在媒介与形态层面,寻求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用“泛雕塑”去描绘似乎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