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琳雕塑作品展以独具创新的”取经“为雕塑题材,而且跟《西游记》有直接关系,让喜欢雕塑的艺术收藏者既感觉熟悉,又感觉好奇,所以吸引喜欢雕塑艺术的人去看看展览的冲动。吴雅琳“东方取经”雕塑作品展在广州Pipal Gallery 画廊举办展览。
展览主题:“东方取经”雕塑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5-03-28 - 2015-05-13
开幕时间:2015-03-28 16:00
展览城市:广东 - 广州
展览地点:pipal 画廊
主办单位:Pipal 画廊
艺术家:吴雅琳
吴雅琳数十年在美院辗辗转转,从学生、艺术家、教师到教学管理者,终日忙碌、行迹匆匆。2011年卸任,今思之应属大赦,案牍再不劳形。现除带研究生外,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包括实现各种的创作欲望。每天写写画画,雕塑、习书法、听歌剧, 饮茶、煮酒,品咖啡、烹美食,当然,写诗更是一种自觉的本能。不为精致的生活,但为心中的自在。当自在伴随着我的作品同行之时,悠然自得、恬淡恣意,这就是我现在的状态。
天生喜文好画。在失学的年代,遍翻中外名著,熟诵古文经典。唐诗宋词,能倒背如流者不在少数。写诗填词,为我生活增色添彩,在诗中追求雕塑的语境,在雕塑中追求诗的意境。
新作《十二地支》,用拟人手法,将天地间的生机万象,借道家理念,用诗化的起、承、转、合和养生者形态,去揭示对生命的感悟。十二个气韵生动的造型,意趣夸张,借东方人养生的内修,突显气运丹田的状态,并借形、线、气的关系营造出气场。
相学中,田、由、国、用、目、甲、风、申的面相八格,在此巧妙运用:机智灵动的《子》(对应鼠),相为“甲”字格; 温文尔雅的《卯》(对应兔),则用“目”字格; 潇洒超然的《酉》(对应鸡),则配“风”字格等。以不同面相突出不同性格,塑造个性化人物,通过外表,传达出内在的精、气、神,使之内外统一,最终达到 “相格异同各有形”的神貌。
被西安大明宫收藏的《梵韵仙音》和《霓裳舞袖》,借线的韵律和节奏去表现裙袂舞动、呼之欲出的翩然神女,以至将霓裳羽衣这部宫中大曲形象化,达到相随心转;获奖作品《剑斩风浪》,以一泻心源、石破天惊之势,创造了壮怀激烈的魏武帝曹操雄强形象。
吴雅琳20多年的艺术生涯,心无形,身得自在,随着高考大潮,过关斩将,终成一名77、78级大学生,并因素描的功力而入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在这一男性统领的天下,终日摸爬滚打于金、木、水、火、土之中,至毕业之时,仍没练成铜精钢魄,但倒也增添了几分豪气。
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2011年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专家库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师高资委评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1997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称号;1999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嘉奖;2010年获第六届广东省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广州美术学院教学科研创作突出成果奖;2011年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名师;先后获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优秀奖7次;获2010年-2013年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优秀工作者称号;
分别是“省级雕塑创作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省级雕塑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雕塑创作•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科研项目第一责任人。个人承担科研项目有:“东方取经——中国传统人物雕塑研究”和“表现性素描”;
国内外学术讲座:2008年起先后在马来西亚新世纪艺术学院、湖南省科技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等专业学术单位开设有关《中国传统雕塑》学术讲座,受到广泛的关注好评。
1956年
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1980年
《素描女人体.背面》入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国巡回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四五十种书籍、刊物刊发,2008年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素描女人体.正面》入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巡回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7年
《难忘的岁月》(和刘少为合作)入选《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0年
《一韵知秋》获《广州市环境雕塑作品展》(最高奖项)(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1991年
《唐女戏球》入选《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中国奥委会);获《广东省十一届亚运会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1993年
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1994年
《海上生明月》入选《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
《闺中少妇》,获《中国'94艺术博览会》作品优秀奖;
《一韵知秋》广州星海音乐厅藏;
《梦幻森林》入选广东省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1995年
《海上生明月》广州美术馆收藏;
1996年
《海上生明月》美国帕沙迪纳艺术设计学院收藏;
1997年
《一韵知秋》入选《庆祝香港回归艺术大展》,入选中国艺术大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1998年
《山泉》入选庆祝建国四5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纪念性雕塑《姚碧澄院长》(铜)高0.72米(与刘少为合作),广州医学院收藏;
纪念性雕塑《红线女之李香君》(汉白玉)高2.2米(与刘少为合作),广州市红线女艺术中心收藏;
纪念性雕塑《红线女之翠莲》(铜)高2.2米(与刘少为合作),广州市红线女艺术中心收藏;
纪念性雕塑《红线女之翠莲头像》(铜)高0.68米,红线女个人收藏;
1999年
大型景观雕塑《六月船歌》(石壁弧形墙)长10米x宽2.5米,获‘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作者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嘉奖,云南昆明世博园收藏;
纪念性雕塑《宋庆龄半身像》(汉白玉)高1.2米,中山翠亨村孙中山纪念馆收藏;
2000年
纪念性雕塑《宋庆龄半身像》(青铜)高1.2米,广州市艺术博物院收藏;
纪念性雕塑《中山医科大学首任院长郑豪博士像》(青铜)高0.72米(与刘少为合作),广州光华口腔医院收藏;
2001年
《毽子》(青铜)高2.8米,入选第五届广东省体育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广州市新体育馆收藏;
《银色旋风》,获广州新体育馆环境雕塑设计方案C组纪念奖;
《弧光》,获广州新体育馆环境雕塑设计方案C组纪念奖;
《闲情》,获广州新体育馆环境雕塑设计方案C组纪念奖;
2002年
浮雕作品《春江花月夜》(樟木,8.38x2.42米)(与刘少为合作),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收藏;
景观雕塑《风生水起》(不锈钢镀钛合金,高3.38米)(与刘少为合作),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收藏;
景观雕塑作品《巨人的冥想》(青铜,钢筋混凝土高6.2米)广州暨南大学收藏;
景观雕塑作品《六月船歌》(石雕弧形墙,10x2.5米)广州市天河公园收藏;
2003年
《宋庆龄像》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广东中山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博物馆收藏;
景观雕塑作品《瑞福盈门》(青铜浮雕墙,8.45x2.38米)香港美孚荔枝角公园收藏;
纪念性雕塑《叶剑英在1976年》(青铜,高3.2米)澄海塔园收藏;
纪念性雕塑《水产专家钟麟像》(铜)高0.72米(与刘少为合作),广东省水产研究所收藏;
2004年
《春江花月夜》(大型木浮雕)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6年
《长安别韵》获《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及国际巡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
《剑斩风浪》,获《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优秀方案展》优秀奖(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选入《中国美术60周年》(1949-2009大型学术性画册)(人民出版社);纪念性雕塑《李沛文铜像》(青铜,高1.3米)华南农业大学收藏;
2007年
《剑斩风浪》特邀嘉宾,《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
纪念性雕塑《陈垣像》(青铜,高3.8米)江门市棠下陈垣文化广场收藏;
2008年
《新潮州翁仔屏》获《中国《姿态、海峡风》首届中国雕塑大展》评委提名奖(中国雕塑学会);
《好日子》,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0年画作《素描女人体.背面》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雕塑作品《新潮州翁仔屏》(综合材料高2.45米)厦门市人民政府收藏;
景观雕塑作品《司徒美堂像》(青铜)高5.8米:开平市文化广场收藏;
纪念性雕塑《容国团像》(青铜,4米)(与刘少为合作),广州体育学院收藏;
2009年
1月,《雕塑作品系列》特邀嘉宾,《11+1》广东雕塑家作品联展;
7月,《美好童年系列》,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省展;
11月,《美好童年-竹马,斗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4-2009年组建江门市院士路纪念性雕塑《江门籍院士像》(青铜,先后共30件本人作《陈垣像》)江门市院士路作收藏;
纪念性雕塑《北宋宰相余靖像》(青铜)高3米,开平风采堂收藏;
纪念性雕塑《吴年乐夫妇像》(青铜)1.9米,恩平市银娣学校收藏;
2010年
景观雕塑:《霓裳羽衣》(青铜贴金不锈钢烤漆花岗岩)长23.6米高9米宽5米,西安大明宫收藏;
2011年
9月,《雕塑作品系列》特邀嘉宾,《开悟:首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大同市人民政府、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中央美术学院);
纪念性雕塑《李济深立像》(青铜,高4.2米)广西梧州苍梧李济深故居收藏;
2012年
7月,《剑斩风浪》特邀嘉宾,参加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城市雕塑展(佛山市人民政府、中国雕塑学会);
9月,《雕塑系列作品》特邀嘉宾,参加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画院承办的《艺术•经典》美术作品展;
《美好童年》入选《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中国雕塑学会);
景观雕塑:《新二十八星宿》(青铜上彩烤漆钢化玻璃光效花岗岩,直径20米高度3米)西安楼观道文化主题公园收藏;
2013年
10月,《岁月花鼓》入选《海纳百川·中国东营雕塑艺术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
12月,《养生四相》入选《活力亚洲2013AAcs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亚洲雕塑协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