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 艺术新闻 > 北齐响堂山石窟雕塑

北齐响堂山石窟雕塑

来源:  浏览 3078

北齐响堂山石窟是一组从石灰石崖体中所开凿出的佛教雕塑石窟群,分为北响堂山和南响堂山。位置偏北的北响堂山拥有皇室资助开凿的最早和最大的三个石窟,而南响堂山由七个较小的石窟所组成。第三个部分为水峪寺,也被称作“小响堂山”,此处由一座内部拥有石刻造像的北齐石窟所组成。石窟群拥有丰富的佛像,建筑结构,装饰细节以及许多的佛教刻经。
北齐响堂山石窟位于今日河北省南部峰峰矿区和农业区的石窟群,由三十多个洞窟所组成,早期石窟雕塑是北齐 (550-577)年之间,这些石窟代表了本地最卓越的凿刻成就。由于这些石窟位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齐都城邺城的周边,响堂山早期洞窟的开凿,离不开宫廷皇室和朝臣的资助,以及在邺城地区活动的僧侣团体的指导。
石窟雕塑与其内容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 石窟建筑, 2) 石窟造像与布局, 3) 石窟刻经。
 石窟建筑
 从建筑构造上讲,这些石窟是根据一层或两层的穹顶式 “窣堵坡” (stupa) 而设计的。“窣堵坡” 是一种来自印度的用于埋葬佛舍利子的冢类建筑。在数个世纪的过程当中,随着佛教在亚洲的广泛传播,这种建筑也演变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传说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圆寂之后,他的骨灰和舍利子被分别埋葬到七个窣堵坡当中。据说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的阿育王曾把这些骨灰和舍利再次分配并散布到了他的帝国各处。在这个传说中,阿育王创造了在一天之内建造八万个窣堵坡的奇迹。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这些窣堵坡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最早的半球体的冢型结构,到砖石建造的有中央穹顶和顶部层伞的大型建筑,到密檐式木架构的塔型建筑都可以被找到。窣堵坡或塔逐渐成为了体现佛教寺庙的最显著建筑特征。北魏末期之塔主要是多层高耸的建筑形,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坐落于北魏都城洛阳的永宁寺塔。据记载,它的高度可能达到了一千多尺。永宁寺塔初建于公元 516 年,却在公元 534 年毁于大火,这象征了北魏的灭亡。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东魏之后的塔建筑形式多以单层的 ‘覆钵” 形穹顶式结构存在。这个形式也许更接近于早期的阿育王式窣堵坡。在响堂山,窟前入口多是以石刻浮雕形式的仿木构造表现。有些窟前依然保留着窟廊,从这些前廊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一些抬梁式结构 (post-lintel structure) 的细部和用来支撑瓦檐的斗拱结构。这些窟前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南响堂山的第七窟。石窟内部的石壁上,附近的山崖上,以及这个地域的其他佛寺中,都刻有许多这样的浮雕式的小型覆钵塔形佛龛。这样的小型覆钵塔还出现在许多同时代的石窟门额处,以及佛教石碑当中的佛像或的上面,以空中悬浮或天人托举的形式出现。
石窟雕塑造像
 石窟内的主像多为设在中心柱上或洞窟石壁上的佛教造像。按其内部结构划分,响堂山石窟主要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心柱石窟,另一种为三壁三龛石窟。在后者当中,佛像被分别设置在窟壁上的三个较大的佛龛当中,或壁脚延伸出来的宝坛上。主像由中间的佛像以及旁边二、四或六名侍从所组成,侍从立像中包括菩萨,弟子和辟支佛 (缘觉)像。虽然在结构上这些神像多和后面的窟壁山体连在一起,但却能体现出十分立体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石像原本是独立雕刻的,之后被设置在佛龛上的莲座和坐台上面。其他的附属神像,比如飞天伎乐、礼拜僧人、狮子、天王力士等,则以浮雕形式被刻画出来。这些神像位于供台前、窟顶与窟壁上以及洞窟入口处的崖面上等。除此之外,窟内还有支撑立柱的神兽、供养人像、天界景象以及佛传图像,此外还有许多浮雕形式的莲花、宝珠、香炉、千佛形象。能够进一步体现石窟图像丰富性的还包括造像背光、石柱、甬道上的许多装饰性的浮火焰和穿插的忍冬花纹云纹图案等。
佛经刻经
石窟中的佛教刻经是响堂山的一个显著的创新之处,刻经的传统大约始于北齐时期的邺城地区,南响堂山与北响堂山均有刻经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大量刻经的北响堂山南窟也被称为“刻经洞”。从 568 年到 572 年,此窟是由北齐朝臣唐邕施刻经文的。施刻经文的习俗被传播到了北齐都城的周边地区,尤其是河北涉县的娲皇宫,由此至北齐末期,刻经活动也被传播到了中国北方的其他地区。在山东省所发现的刻经大多位于自然的环境当中并没有石窟,例如在泰山、铁山、岗山的摩崖石刻都出现在山体崖面、山坡或巨石之上。佛经是佛所说的法,因此被认为是如同舍利子一般的佛迹中的一种,为佛法的遗迹,因此佛教石窟是它们理所当然的安家之所。
 
上个世纪二十世纪初,这些佛教造像的精湛艺术成就使它们成为文物商和为其服务的盗窃者的目标。最早对文物的劫掠是从1909 年开始的,清朝政府的覆灭和1911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带来了极端的政治动荡。由于这些石窟远离城市,被当局所忽视,因此在数十年中,石窟内的文物受到了大面积的破坏。窟中大部分的独立造像 (free-standing images) 都已经被盗走,洞窟中的许多浮雕也被人为的切割窃取,剩下的石像也几乎没有头部和手部。
 
1913年起,这些石像和造像残件逐渐开始出现在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当中。其中许多大型雕像被刊登在 1914 年的伯灵顿杂志 (Burlington Magazine) 当中。这些石灰岩雕像的立体造型,大型规格和精美细部使它们成为许多西方和日本博物馆陈列中中国雕刻艺术的代表。目前已知的来自响堂山的一百多件造像和造像残件被散布到了欧洲、日本、台湾、美国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当中。关于石窟的最早照片大部分来自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的日本摄影师,然而这些照片是在石窟被大面积损坏之后拍摄的。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保持其原有的宗教性质,石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然而新的塑像和修复后的头部与原先的效果相差甚远。这些照片是记录石窟现状的宝贵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建国初年,这些石窟受到了进一步的破坏。由于南响堂山位于彭城镇和峰峰矿区的边缘,因此在20世纪 50 年代,这里的石窟先是被设为一个军械库,之后成为一份当地日报的仓库。遗留下来得石像和残件也因此被挪出了石窟,导致这些石窟现在完全是空的,已经没有佛像雕塑了。

 

上一篇:李家大院建筑雕塑艺术

下一篇:彩色泥捏雍正雕塑像

更多关于 北齐响堂山石窟雕塑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