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华殿作为书画馆迎来了改陈之后的第一展。“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在此开展,百余件吴昌硕绘画、书法、篆刻作品亮相。
故宫现藏有吴昌硕书法、绘画、篆刻作品二百余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40年,涵盖吴昌硕四十多岁至去世前的各个阶段,时代连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渊源脉络。
吴昌硕是近现代最为重要的书画家、篆刻家之一,在艺术上是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坐标式的代表人物,是承古开今的艺术大师。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吴昌硕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安吉县,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数朝,再入民国,卒于1927年,终年八十四岁。吴昌硕一生名号颇多,初名俊、俊卿,中年后署名苍石、昌石、昌硕,别号有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石尊者、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七十岁后又署聋公、大聋等等。
吴昌硕的艺术创作自金石篆刻入手,对《石鼓文》书法的毕生探索,成就了吴昌硕的篆书艺术,并且在临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食古出新,形成自我面目,独步一时。吴昌硕四十岁后方始学画,他用书法的语言刷新了大写意的笔墨,成就了大写意花卉的艺术高峰,他融古开今,博采众长,显示了开放和博学的艺术态度。
吴昌硕生活的时代正是传统艺术走向近现代的关键转折时期,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吸收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特有的商业气息和时代精神,形成雅俗兼备的艺术风貌。吴昌硕的艺术在当时即获得极大声誉,影响广泛。吴昌硕的艺术成就对近现代画坛的格局和流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予后世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