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1日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组成水下考古队,在前期细致探测的基础上,首次派遣水下考古专业人员潜入太平湖底探摸、拍摄、取样,为下一步水下考古发掘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尽可能详细、可靠的信息。
本次水下考古第一阶段从10月11日到10月14日,主要进行物理探测,利用声呐对水下遗址和文物遗存的基本轮廓进行物理扫测;15日起,考古进入第二阶段——水下探摸:2组潜水员身背重达50公斤的装备轮流下潜作业。水下考古队领队张辉介绍,据前期调查资料分析,太平湖湖底可能有广阳镇、龙门镇和秧溪街3个较大的中心聚落遗存,位于水下15米至28米左右位置。通过第一阶段物理探测发现水下分布有一处城址和一处开放式中心聚落遗址。对城址潜水探摸时发现城墙残存高度1米多,建设布局保存比较完整;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座残断桥梁,疑似广阳古城的标志建筑——广阳大桥,但有待进一步探摸和考察。对开放式中心聚落遗址的水下探摸和确认工作将于近日进行。
在其他地区的传统农耕文明走向消失的今天,皖南古村镇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在徽文化中的积淀和浓缩;被淹没的古村镇由于未受现代化建设大潮影响,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特征,因此水下皖南古村镇更具发掘、保护和利用价值。本次水下考古调查的目的是排查和确认水下古村镇的真实性、保存状况及分布范围,摸清水下文化遗存的家底,为下一步制定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我国“十五”期间正式启动了沿海海域水下历史文化遗产调查项目,水下考古队员陆续开展了广东、福建、浙江和海南等省相关海域的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目前,随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推进,国家水下文物普查工作向内陆水域发展。太平湖水下考古是安徽水下考古第一站,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内陆水域较早地启动了水下考古工作。
【考古发现】安徽太平湖水下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 浏览 1567 次
上一篇:故宫展出陈国桢捐赠的越窑青瓷
下一篇:北京地区博物馆和联系方式
更多关于 【考古发现】安徽太平湖水下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