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关于刺绣的民俗展览,主题是《情满辽河——辽宁民间绣品展》,辽宁民间刺绣源于百姓现实生活,出自市井乡村女儿之手,虽不及王公贵族的奢华精致,但集实用和装饰为一体,质朴、风趣的表现手法极富感染力,在中国民间绣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刺绣的历史由来已久,作为高档手工艺品,长久以来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是可见不可得的奢侈品。
清代中晚期开始各个手工行业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刺绣也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与中原和江南相比,东北地区的民间刺绣起步较晚,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基本成熟,种类齐全、花样繁多,格调鲜明。辽宁是满族文化的中心,民间刺绣根植于满族历史文化的肥沃土壤,散发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形成了淳厚、直白、简略的艺术风格。
琳琅满目的服饰
清末民初新旧制度更迭,社会风尚急剧变化。服饰领域里传统与时尚强烈碰撞,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装样式摒弃千百年来官服遗留的奢侈、刻板、庸俗的概念,崇尚实用、美观、个性化的风格,使人耳目一新。满族服饰的标志——长袍、马褂,从宽大直筒形向舒适合体转变。尤其是女服,裁剪精细,大胆展示柔美的玲珑曲线。刺绣工艺多见于女性和儿童服装,技法简朴,色彩热烈。装饰花纹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花鸟走兽是主角,各自寓意吉祥美满;表现民情民俗的人物故事长盛不衰,表现手法幽默率真。
尽显时代风采的衣裳
清末民族融合不断深入,满族和汉族的服装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样式,引领时代风尚。满族旗袍经过改良,一时成为部分汉族女性标新立异的服饰选择。原来长袍没履的满族服装则逐渐变短,下配汉族裙裳,旗装与汉装完美结合。旗装袍身和衣袖逐渐变窄、变瘦,到民国时期,则裁出胸线和腰线,尽显女性风采。
寓意美好的服饰配饰
帽子、围嘴等装饰往往蕴含了长辈对孩童的美好愿望。男孩的帽子,往往装饰虎头、狮子,寄望孩子健康勇猛。帽顶上平绣莲花和鱼,谐音寓意“连年有余”,祝愿孩子健康幸福。围嘴,又称“涎衣”,是小儿围套在前襟上的护围,防止涎水或食物污染衣服,后颈开口。刺绣莲花和两个男婴,寓意“连生贵子”。
婀娜多姿的女儿鞋
满族上流社会中的女性穿着马蹄鞋,也称“旗鞋”。与汉族女性的裹足小脚不同,满族女性自然天足。高底鞋既显身高,走路步态婀娜,还可以掩盖大脚。清末民初汉族女性开始不缠足,满族女性不舒适的高底鞋也改为平底鞋。与汉族女子不同,满族女子不裹脚,所以长着一双大脚,尺寸大的与男鞋不好区分。但是毕竟是女儿鞋,少不了漂亮的绣花装饰。这双鞋的鞋帮上刺绣蝴蝶和花卉图案,民间俗称“蝶恋花”,寓意男女之间的爱情。
别具匠心的生活用品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与完成工业化革命的欧美国家相比,仍处于闭关自守、生产力极度落后的状态,百姓的生活相当困苦。普通人住的房子没有华丽的装修,更缺乏精美的陈设。心灵手巧的女儿家自己动手,用辛勤的劳动制作门帘、窗帘、床帐、椅垫以及枕顶等用品,绣上精美的图案做装饰,使简陋的居所变得温馨舒适。二十世纪以后,西方的各种机织布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市场,传统的纺织工艺受到冲击,但刺绣技艺在民间仍然流传,具有满族审美风格,反映辽宁地域习俗的绣品在这片土地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衍生品
清代枕顶的刺绣艺术极其盛行,各地形成独特的风格。满族枕顶独树一帜,构图简略,针法简单。内容以人物故事最为典型,风趣幽默,感染力极强。女孩自小从长辈传授刺绣技艺,到出嫁前已绣制很多“嫁妆”,其中枕顶的数量最多。小小的枕顶融入了个人的生活情趣和对幸福的憧憬。
“四郎探母”,是戏剧《杨家将》里面的一段故事。北宋时期辽国入侵,杨家男女老少为保卫国家而战,演绎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四郎杨延辉在战役中被擒,后成为辽驸马。十五年后,在战场与母亲佘太君及原妻相见,感慨万千。人物和场面与故事相符,但穿着满族服饰,显露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红楼梦》中的一段故事。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上酣然入睡,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落在地下。用堆绫绣技法,把山石、树木以及人物的衣服装饰的丰满立体,五官等细部则用笔添染。
相关常识:
百褶裙,分为两片,前后片裙门刺绣主题花纹,其余部分则形成固定褶。百褶裙的历史悠久,因为既美观又便于行走,受到女性青睐。清末民初汉族女性下着百褶裙,上配短上衣,走路婀娜多姿。红地刺绣龙凤或吉祥花卉图案的百褶裙套装,在民国时期常作为结婚礼服,东北的满族女性也争相效仿。
霞帔,是妇女披肩的装饰品,因色彩宛如虹霞而名,历代为命妇专用。明清时期百姓妇女出嫁时允许穿用,上面装饰龙凤图案。这件霞帔前后缝缀白鹇补子,是清代五品文官的象征。清末民初,在民间刺绣作坊可以定制,加上凤冠,新娘可谓“凤冠霞帔”装束。
挽袖,是妇女礼服上的接袖,使用时缝缀在衣袖内,挽出在外,既用作装饰,又便于拆洗。清代中期以后满族女服流行宽袖加花边,花边道数与日俱增,从二镶二滚到五镶五滚,咸丰、同治年间达到极致,号称“十八镶”,尽显奢华与繁缛。
绑带,是捆绑新生儿手臂的带子,以防指甲挠破皮肤。吉祥的红色地,带头锁绣折枝花和蝴蝶,俗称“蝶恋花”,寓意男女之间的美满爱情,制作者幸福的神态好似眼前。
云肩,是披肩的一种形式,因外形呈云朵状,故名。云肩将保护衣领,不使沾油的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宋元时期开始流行。清代按规格大小分为宫装、云肩、阁鬓三种。汉族妇女新婚时做为礼服穿用,也用于戏曲服装。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云肩还可防寒护颈,受到满族女性的喜爱。
肚兜,是覆于胸前的贴身小衣,用以遮体避寒,多用于儿童,女性可做抹胸。传世肚兜多为菱形,系带于后腰。
荷包,是随身佩戴的小囊,一般拴在腰际,按用途分为香荷包、烟荷包、钱荷包等多种。香荷包用于盛放香料,佩在身上可散香气。满族人在端午节互送荷包,为了平安渡过夏天,避瘟防疫,把艾蒿或雄黄面装进荷包里。钱荷包随意制作成各种形状。褡裢是昔日我国民间使用的长方形的布袋,中间开口,两端可盛钱物。褡裢荷包模仿褡裢的形式制成,清末到民国时期极其流行。
烟荷包流行于清中晚期至民国初年,多呈葫芦形,也称“葫芦荷包”。东北民族一向以敬烟为致敬礼,“装烟”成为一种礼节。双方通媒议婚后,男方父母到女方家。女子盛装接待,并给旱烟袋装烟,依次相敬,称为“装烟”。东北女性中不乏吸烟者,烟口袋成为身上的装饰品,也是姑娘们晒手艺的物件。
寿帐,是老人祝寿时,悬挂在厅堂的装饰物,多以绘画或刺绣而成。内容为祝愿健康长寿的纹样,其中八仙图案最常见。八仙源于道教的八位神仙,传说为民惩恶扬善、济世扶贫,受到百姓爱戴。八仙曾赴瑶池为王母祝寿,由此成为长寿吉祥的象征。此幅为八仙和中间的南极仙翁欢快喜庆的形象,使用金银线精工刺绣,制作成本高,刺绣难度大,在民间难得一见。
包袱皮,用于包裹物品或婴儿抱被,外面刺绣图案做装饰。樊梨花与薛丁山的故事是以唐贞观年间平定西北边乱为背景,描述了一幅热血儿女平乱定边,沙场挥戈的故事。其中薛丁山三请樊梨花最为脍炙人口,被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广为传唱。
针线包用来收纳缝纫用针和线,线尺是把握缝纫走向和尺寸的工具。家家都有收纳针线、线尺、顶针、绣稿和布头的收纳筐,件件都是女主人的真爱品。针线包和线尺,设计的极其巧妙,绣上精美的图案,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