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机构 > 机构动态 > 清代故宫紫禁城里御书房作用

清代故宫紫禁城里御书房作用

来源:  浏览 3471

清代是少数民族政权,以武力取得天下,但是满族擅于学习汉人文化,也注重文化教育,所以清宫里有很多御书房,清宫早期的书房除举经筵的文华殿外,全部分布于保和殿、乾清宫、养心殿三区,且皆为政寝合一的建筑,即皇帝的寝室、起居室、书房与召见大臣商议军国大计之处都集中于一个建筑区域。保和殿主要为顺治朝使用,乾清宫区在康熙朝发挥功能最大,养心殿区则自雍正朝起始渐成为勤政的皇帝们最主要的活动区域。
紫禁城中书房大量增设的时期是在乾隆朝,乾隆皇帝外收天下图书,内建楼阁苑囿,并时常举行大型的文事活动,甚至可以说弘历所到之处必设书房。至乾隆朝,紫禁城的书房规模大备。弘历少时居住的乾西二所因是“潜龙邸”,升为重华宫,其中有“乐善堂”、“长春书屋”、“抑斋”、“古香斋”等精美豪华的书房。
紫禁城中的御书房作用

清代紫禁城御书房根据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教育类。清代制度对皇帝自身素质要求很高,读史论经是帝王最重要的必修课。皇子就读之处有上书房和毓庆宫。皇帝受教育之所有顺治朝的保和殿、康熙等朝的弘德殿。每年春秋两次经筵一般在文华殿举行。
二是顾问类。清代帝王深知文教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意义,在处理繁重政务的空暇时间,备有儒臣随侍,以应帝王召对。康熙时,曾先后设懋勤殿、南书房为词臣入值的书房。南书房的这一功能一直延续至清末。
三是阅览类。清宫廷藏书宏富,紫禁城中设置了一些图书集中的具有相当收藏规模的书房,最早以藏书为主的书房是昭仁殿的“天禄琳琅”,后有景阳宫后殿的“学诗堂”,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修《四库全书》,特在文华殿后建文渊阁,再后还有御花园中的摛藻堂和养性斋,嘉庆朝又有毓庆宫的“宛委别藏”。
四是修养类。清代文治汉化极深,从入关后第一代皇帝福临始即崇奉儒学,重视文教,帝王用来修身养性的书房亦随着御苑的兴建大量添设,如紫禁城西部建福宫花园与东部宁寿宫花园中都设置了大大小小许多书房。至乾隆、嘉庆朝,皇帝的私人书房数量大增,如紫禁城中题为“长春书屋”、“抑斋”、“随安室”、“明窗”的书房皆分布于多处,俱为乾隆皇帝的私人书房。这些书房在宫廷文事活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乾隆朝每年正月在重华宫集王公大臣举行茶宴联句。

历经九朝帝王,紫禁城中书房的数量、分布、设置和使用都不尽相同,反映出王朝的盛衰和宫廷文翰活动的发展演变。紫禁之内,殿堂之中,凡设宝座处,左右必陈典籍和古玩,反映出清代帝王对文治的重视与夸耀。

上一篇:2015年“第二十一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征稿

下一篇:中国美术馆举办东西方当代陶瓷艺展

更多关于 清代故宫紫禁城里御书房作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