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机构 > 机构动态 > 沈阳故宫古代铜镜展

沈阳故宫古代铜镜展

来源:  浏览 1841

 铜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日用品。从铜镜的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铜镜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金属器物。当时的古人或随身携带,或陈设在室内的镜架、镜台上,每个铜镜的背面大多有一个纽扣,用来穿绳系带,以方便抓握。本次铜镜展览为期一个月。
2015年3月15日,“河澄皎月———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铜镜展”与观众见面,86件古代铜镜均为首次展出。展出的铜镜正面平滑光泽,供人映照;背面除铭文外,还有花鸟、动物、神话故事等精美纹饰,表现当时的审美情趣。从铜镜的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成就等方面来看,中国历史上的战国、两汉、唐代属于其发展高峰期。其中,9件汉代铜镜吸引了不少民众围聚观赏。汉镜纹饰铸造多采用高浮雕手法,突出立体感,由青龙、白虎、朱雀等瑞兽造型搭配祈福、相思等内容的铭文,别有情趣;唐代铜镜则表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由于采取合金工艺,映照出的影像也愈加清晰。

展览主题:河澄皎月———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铜镜展

展览时间:2015.3.15-2015.4.15

展览地点:沈阳故宫博物院
铜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日用品。从铜镜的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沈阳故宫收藏的各式铜镜,其时代跨越了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其样式或古拙简朴、丰满奇异,或秀色纤纤、富丽堂皇,既体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也展示了铜镜艺术在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延续,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情况。
      春秋战国之前,铜镜还是仅供王公贵族使用的奢侈品,普通百姓只能以水中的倒影察照自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鉴”是盛水或冰的金属容器,盛水后可以映照,因此也成为铜镜最常见的别称。《新唐书•魏征传》 就有“以铜为鉴,可正衣冠”的语句。战国以后铜镜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或随身携带,或以镜架、镜台相辅陈设室内。镜背多有钮,用以穿绳系带,方便抓握。
      西汉武帝时期国势强盛,社会安定,铜镜制作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汉代文化特色的铜镜装饰。此次展览中展出的9件汉代铜镜可以看出,西汉铜镜多以铭文与纹饰搭配装饰,铭文内容有吉文和祝福、相思、祈求富贵等。东汉铜镜的纹饰出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以及其他动物纹饰,纹饰多采用高浮雕手法,突出了立体观赏性。唐代是我国农耕社会的鼎盛时期,铜镜艺术呈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工艺上,锡和银的合金比例加大,使镜面显得特别亮洁而泛现银白光泽,影像十分清晰。在纹饰方面出现了瑞兽葡萄纹、花鸟纹、宝相花纹等,新颖、精美,活泼生动,铭文多为诗歌形式。
      五代以降,北方战事频繁,民生困顿,铸镜中心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富庶的南方地区。虽也有精品,多数都难脱离重实用、轻花纹的商业格调。发展到清代时,玻璃镜开始普及,铜镜的赏玩价值已远远大于使用价值。
      铜镜是我国古代金属器物类别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曾被当作爱情信物、赏赠礼品和占卜工具,也在诗词歌赋中经常出现。南北朝时期《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唐朝诗人贾岛《友人婚杨氏催妆》中的“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孟浩然《同张明府清镜叹》中的“妾有盘龙镜,清光长昼发”、白居易《新乐府·百炼镜》中的“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中的“既有盘龙镜,又有金鹊镜”等等,都提到了各式铜镜。

 

上一篇:2015年3月20日实施的博物馆条例(全文)

下一篇:上海博物馆2015年都有哪些展览

更多关于 沈阳故宫古代铜镜展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