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博物馆位于河南省萍乡市滨河东路376号。新中国成立前,萍乡无文物管理机构,历代青铜器、瓷器、陶器、玉雕、书画等文物,多为本地富商、豪绅及知识界人士私人收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文物的收集。1949年底土地改革开始后,县政府要求各土改工作队注意保护和收集文物,将收集到的各种文物集中在县文化馆,由图书部兼管,并开设陈列室,对外开放供群众观赏,以发挥文物的教育作用。1951年底,根据中央指示,在收集的文物中选出甲级文物100余件,包装成30余箱,由县长盛朴和副县长黄道腴亲自送往南昌,交省文化单位收藏保管。1962年彭高公社彭家桥河边出土两件西周编钟,郭沫若先生在他的《中国史稿》一书中称为“彭高编钟”,彭高编钟出土不久,即送交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
1974年萍乡市文化站设立文物组,从事文物的宣传、征集和调查工作,经过几年对萍乡部分区、乡地上和地下的文物资源调查,先后发现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以及历代墓葬、窖藏、作坊、窑址等。出土陶器、铜器、瓷器、玉器、锡器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1979年1月市革委会下文成立萍乡市博物馆,科级建制,负责全市历史文物征集、发掘、保管和收藏,馆址设萍乡文庙内。
市博物馆成立后,1980年5月市革委会拨款4.5万元对孔庙进行翻新维修,重休息大成门板墙板门及大成殿、厢房的格子门窗,维修露台石栏杆等,并对反有木构件进行油漆彩绘、墙体进行粉刷、铺设地面砖等,年底全部完工。1983年4月省文化厅拨款4万,在孔庙座向右后侧崇圣祠遗址修建文物仓库。从此,文物入库,登记造册。
1987年5月修缮明伦堂,1989年8月重建棂星门。1989年6月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要求把文物维修列入城市维护费预算的复函》,复函同意从1990年开始,文物维修费在城市维护费中按1—2%的比例预算。1992年5月1日,在孔庙大成殿中重新塑造3米高的水泥彩绘孔子像。1994年4月国家计委、国家文物局拨专款30万元对文物仓库进行大修。1995年6月省、市两级决定对萍乡孔庙进行抢救性维修,第一期工程市拨款35万元,省拨款18万元,对大成殿、戟门、厢房进行大修,并恢复乡贤祠、名宦祠。市博物馆1985年、1989年、1991年和1995年均被评为江西省文博系统先进单位。
萍乡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馆址设在萍乡孔庙内。
200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新馆开始奠基,10月25日破土动工。2008年7月26日,主体工程全部封顶。2010年10月16日,新馆正式开馆。
新馆坐落在萍乡市滨河东路376号,上邻秋收起义广场与彩虹桥,面对金螺峰和虎形山,西靠萍水河,下接鹅湖公园,新馆主体建筑6层,高达28米,占地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900平方米。内设有陈列展览区、民俗风情区、历史大讲堂、行政办公区、观众服务区等。
萍乡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专门机构,是集收藏、考古、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和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
2020年,萍乡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萍乡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507件/套(实际数量13766件),其中:一级 21 件/套(实际数量 26 件);二级 74 件/套(实际数量 80 件);三级 917 件/套(实际数量 1360 件)。
此外,有各类文物标本517件,自然遗存标本363件,包含248枚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和1件极具考古价值的自然标本“世界罕见、亚洲第一”的巨型灵芝,这些藏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我萍乡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文化风貌以及本土的自然遗产。
萍乡地区从2002年至2014年间先后在白垩纪红层中发现248枚恐龙蛋,2008年在同一地带的同一地质层发现恐龙骨架化石,这在全国都极为罕见。萍乡成为中国华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
河南萍乡博物馆
来源: 浏览 1884 次
更多关于 河南萍乡博物馆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