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博物院建制沿革
1933年,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议下,国民政府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蔡元培先生亲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李济、杭立武等先后接管筹备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名国立中央博物院,由文化部领导;1950年3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初属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后隶属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部;1954年起,改属江苏省文化局领导;1959年,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仍名南京博物院。建院至今,历任院长为徐平羽、曾昭燏、姚迁、梁白泉、徐湖平、龚良。
南京博物院馆舍建筑
筹备处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馆,1936年动工,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徐敬直设计,后在梁思成、刘敦桢先生指导下,修改为仿辽代大殿建筑。1937年因抗战爆发而停建,至50年代初仅建成人文馆。大殿古朴庄严、雄浑伟岸,成为南京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在大殿西侧新建的艺术馆则延续了原有建筑形式。
2009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2013年完工。总建筑面积84800平方米,展厅面积26000平方米。此次改扩建遵循“新旧建筑结合,地上地下结合”原则,保留了以紫金山为背景的天际线以及以大殿为主体的历史馆,同时改造艺术馆,新建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非遗馆,形成“一院六馆”格局。建筑布局体现了“金镶玉成,宝藏其中”的理念,在前后关系、檐口高度、材质颜色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形成视觉平衡。整体风貌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气息,二者协调融合、交相辉映。
南京博物院主要藏品
南京博物院现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其中,新石器时代“玉串饰”,战国“错金银重烙铜壶”、“郢爰”,西汉“金兽”,东汉“广陵王玺”、“错银铜牛灯”、“鎏金镶嵌神兽铜砚盒”,西晋“青瓷神兽尊”,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明代“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为国宝级文物。此外,“扬州八怪”、“吴门画派”、“金陵画派”、傅抱石、陈之佛等大家的书画藏品成组成系,别具特色。
南京博物院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
南京博物院为副厅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设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古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办公室(下设财务管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人事组织部、典藏部、社会服务部、文物征集部、《东南文化》编辑部、图书信息部、文化创意部、安全保卫部、物业后勤部等部门,另附设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江苏管理处、江苏省文物总店。
截至2013年底,全院有在编人员221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43人(研究生29人、本科55人),具备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有81人(正高23人、副高30人)。另有300余名合同用工。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博物院历任馆长
蔡元培先生
南京博物院首任馆长任期:1933
领导简介:(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创建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傅斯年先生
任期:1933.4-1934.7
领导简介:(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祖籍江西永丰。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李济先生
任期:1934.7-1947.5
领导简介:(1896.6.2-1979.8.1)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秘书长
杭立武先生
任期:1947.5-1949.4
领导简介:杭立武(1904年—1991年2月26日), 教育家、政治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安徽滁州,原籍浙江杭州。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
徐平羽先生
任期:1950.3-1956.1
领导简介: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为雄,别号红豆村人,化名白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文化战士,第一任南京博物院院长。
曾昭燏女士
任期:1956.1-1964.12
领导简介:曾昭燏,(1909~1964),1909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我国著名博物馆学家、考古学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
姚迁先生
任期:1964.12-1984.11
领导简介:姚迁(1926-1984),原名姚宪昌,江苏如东人。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
梁白泉先生
任期:1986.10-1998.11
领导简介:1929年生于四川省合川县。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
徐湖平先生
任期:2001.2-2005.12
领导简介:徐湖平,1963年加入部队,1973年进入南京博物院工作,1985年担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2001年受命院长职务。
抗战期间,南京博物院专家或主持或参与发掘了四川彭山崖墓、河南安阳殷墟、山东龙山文化城址、甘肃宁定阳洼湾齐家墓地,考察了云南苍洱地区文化环境。
20世纪5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作为华东文物工作队的主要组成,曾在江苏、福建、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主持或参与发掘了一批文化遗址和墓葬,曾昭燏、尹焕章、赵青芳等主持发掘的南唐二陵、青莲岗遗址等大批墓葬颇具影响。
1954年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以江苏境内为主。主持的昆山赵陵山遗址(1991)、高邮龙虬庄遗址(1993)、扬州唐城遗址(1993)、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墓(1995)、扬州宋大城遗址(1995)、金坛三星村遗址(1998)、江阴高城墩遗址(1999)、连云港藤花落遗址(2000)、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2004)、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2005)、张家港东山村遗址(2009)、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2011)、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2012)等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藤花落遗址、三星村遗址、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等获得全国田野考古二、三等奖。整理出版的《南京附近考古报告》、《华东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唐二陵》、《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北阴阳营》、《四川彭山汉代崖墓》、《新沂花厅——新石期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无锡鸿山越墓》、《邳州梁王城遗址》等大型发掘报告,尤其是提出的“青莲岗文化”、“湖熟文化”等考古学文化的命名,都曾在中国考古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2013年建成江南考古工作站,其科研硬件水平和实验功能对及时提供文物保护参数、制定科学保护计划、提高文保工作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和后勤保障。
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起步于70年代中后期,承担着江苏省馆藏及地面文物的保护工作。近10年来先后有“旧纸张保护技术”、“NMF—1防霉剂”、“复方中草药杀虫剂”等14个项目获各级大奖。“脆弱纸张网膜加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青铜器保护新材料”、“白蚁防治新药”等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一种纸质文物多功能保护设备”、“古代建筑彩绘膜层隔离保护修复方法”等5项前沿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实施的绍兴印山越国王陵原址保护工程入列“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
2014年成功申报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金属文物保护实验室也初见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