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是温州地方一个古老的、稀有的、有着多种声腔(唱调)的地方戏。所谓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的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种类。瓯,即夏商周时的温州,是温州的古称和简称。
瓯剧,是流传在浙江温州一带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古老剧种,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而得名。
瓯剧的产生多少受到神佛的影响,它的历史伴随着神佛生发的轨迹。在瓯剧前辈艺人中,流传着“靠佛吃饭”的说法,这一说法并非是毫无根据——敬鬼乐神之风在温州由来已久,历史上,温州每年的“拦街福”活动,是全民参与的盛大活动。据《瓯江小记》记载: “拦街福,温俗之酬神赛会也。土风以2月15日至3月15日, 城中各户酬神设牲醴于道,张灯结彩,吹笙鼓簧,六街灯火,彻夜不绝。酬神后迎东狱,会中有方相氏高与檐齐,黄金四目,傩拜婆娑。旁有曲卷,必须周历终一月。”这类迎神祈祷、祭祀神佛的演出活动,大多是与戏剧(曲)演出相关连的:“赛龙舟”也是“演剧酬神”。清代石方洛有《且瓯歌》云:“大龙华兮草龙朴,摇旗击鼓人赤膊。大龙迟兮草龙速,人浆如飞随浪浴……移时事藏回村麓,演剧酬劳之罪自伏。”而瓯剧班社则流传有各种习俗,有敬“九黄爷”吃“九黄素”者,据《史记·孝武本纪》集解,九黄爷是法力无边,三头六臂的神,举行这一仪式时,全体演艺人员沐浴、素装,向北方集体跪拜北斗,拜九天,吃九日素食。
瓯剧角色行当
提到戏曲,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便会联想到五颜六色的格式脸谱。脸谱是我国戏曲中一门独特的化装技艺。戏曲舞台上的脸谱,是我国戏曲表演行档、人物性格的图案化化妆。它依据生活的夸张想象和变形就脸形勾画抹涂;有说始自唐、宋,是唐、宋涂面化妆的衍化和发展。瓯剧脸谱,既雷同于兄弟剧种,又有别于他者,是同中有异。其脸谱谱式,名目繁多,名称各异,在瓯剧中,大体上是:
三块瓦脸( 北方称“三块窝”):基本特征是将脸较明显分为三“块”故名。
粉白脸 (白脸的别称):如曹操、张邦昌、严嵩等权贵佞臣。
红脸: 多为正面人物、忠臣良贤,如关云长、赵匡胤等。
黑脸: 忠臣贤相等正面人物,如包拯。
金脸: 多为神佛,如:如来佛、雷公等。
花脸: 如张飞、牛皋、司马师等;瓯剧中还有个巾帼英雄画花脸,即《四国齐》中的钟离春。
歪脸: 如郑子明(因狩猎被熊所抓伤,脸留爪痕)。
阴阳脸: 如《凤台关》中的胡福,谱式为半边青半边白,连髯口也黑白各半,阴阳分明。
动物脸: 如孙悟空、金钱豹、娄阿鼠以及《铁桶城》中脸画青蛙的黄模等。
碎花脸: 其特点为勾图繁碎而复杂,如《马武夺魁》中的马武等。
文字脸: 特点是在额上画出鲜明文字,如《盗金铃》中的窦一虎, 文字脸: 特点是在额上画出鲜明文字,如《盗金铃》中的窦一虎,额头画一草体“虎”字;《双救驾》中的吴汉,于额头画一正楷“孝”字。
附(加)件脸: 从傩舞面具的衍化脱变或改良,除勾画外,并局部借助于额头、鼻子或下颚等处的附加部件,以改变和突显某些局部部位。
豆腐块脸 (俗称“白鼻头”):多用于小花脸(丑)行之正、反面人物。
脸谱谱式丰富多样、用色变化绚丽、手法巧妙,堪称我国戏曲艺术一绝。而所有这些脸谱,都必须与髯口、盔甲、服装、鞋靴乃至道具等综合配“套”,才形成完美的艺术统一体;同时,又往往于特定人物的特定时间、特定事件,以及身份、年龄和地位的变化分不开,并伴随着变化而变化着。脸谱具有传神、夸张、寓意、装饰和褒贬、惩恶扬善的功能。
瓯剧乃至前乱弹班时代,其发声用嗓与演唱方法,过去向无记载,仅凭代代师授弟受之方式承袭。在发声用嗓上,因行当不同而各异:
旦脚:以假嗓为主,真假嗓相结合方法演唱。
小生:以真假嗓相结合,以本嗓为主的“半嗓”演唱,不用“细嗓”。
老生、老旦:用本嗓;老生着重于“堂音”、“虎音”;老旦则多用“脑后音”演唱。
大花脸:用“炸音”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