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光漆器是传统民间漆器手工艺一种,主要流传于山西平遥古城周边,平遥推光漆器是平遥三宝之首,以特有的自然生漆和人工手掌推光的独特工艺著称于世,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
推光漆器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在盛唐开元年间,享誉全国,还走出了国门。明清时期的平遥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晋商的富有为推光漆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乾隆年间,平遥鸿锦信作坊的漆器已经出口美、俄等国,光绪年间,平遥的漆器店铺更是多达14家。
传统手工推光漆器制作工艺
推光漆器纹饰繁复,色泽浓郁,映影如镜,手感细腻,古拙质朴;作为器具,它简单实用,耐热防潮,真真正正地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而要做一件这样精美的成品,需要几十道工序。推光漆器工艺有描金彩绘、雕刻镶嵌、堆鼓罩漆、刻灰雕填等。从漆树上采集下来的汁液须经过特定的炼制方可使用,传统漆器使用的罩漆,是用天然桐油和天然大漆经一定的配方制成熟漆使用,漆器髹漆前需在木胎上披麻、挂灰,通常使用三种灰浆,一是生漆土籽灰,二是猪血灰,三是黄土胶灰。生漆灰需褙布,猪血灰需披麻,黄土胶灰需褙纸,然后挂灰。挂灰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程序,通常要挂四道灰以上,有一套特别的工艺。
天然大漆的干燥过程不仅仅是水分的自然蒸发,还需要特殊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所以,漆器在每上一道漆之后,要在特制的阴房中阴干。传统推光漆工艺,从底漆到面漆,每髹饰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一般所说的推光漆是指最后一道面漆用手掌推磨、抛光的工序。通常的作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为了增加漆面的黑度,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然后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和麻油推光,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