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丝绸工艺历史悠久,中国是最早使用丝绸的国家,也是出口丝绸的国家,历史上形成了丝绸之路,中国丝绸工艺包括印染、刺绣和织造。
一.刺绣
刺绣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装饰方法,它是指在已经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使绣迹形成图案的技艺,它是丝织品上重要的装饰工艺,也是中国“女红”的重要内容。有关绣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这说明最早刺绣是为服装做装饰的,后来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以针代笔绣画,此外还作靠垫等生活用品及屏风、壁挂等艺术品。
中国古代刺绣种类极其丰富,技法变化极多,所以技法名称很难统一并且至今也并无严格的分类。19世纪中叶,把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称为“四大名绣”。除四大名绣外,按照地域可分为京绣、杭绣、鲁绣、汴绣、汉绣、瓯绣、闽绣等地方绣种,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少数民族绣种。刺绣是装饰丝织品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拘泥于丝织品和丝线,若按特点和材料还可以分为锁绣、平绣、钉线绣、打籽绣、编绣、发绣、十字绣、戳纱绣、剪贴绣、串珠绣以及出现较晚的乱针绣、仿真绣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子自幼随母学习缝纫刺绣,所以刺绣技能也是女性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并以技艺出众为自豪,也可以说绣品是她们表达生活、传达爱意、甚至社会交往的媒介。
刺绣工具
刺绣工具主要包括绣底(即刺绣所用布料,如绸、缎、绢、布等)、绣线(如丝线、金银线等)、绣针、绷架和绷凳(图40)等。
刺绣工艺流程
上绷,这是刺绣的首道工序,即在绷架上将刺绣底料固定绷紧。
勾稿,是将图案描绘在绣底上,实用品一般先勾稿后上绷,而欣赏品由于对工艺精准度要求较高,一般先上绷后勾稿。
配线,据画稿色彩选配各色绣线,再根据需要进行劈线。劈线就是将一根捻紧的绣线退松后分成若干份,一分二,二分四,最多劈为48根细线。实用绣品在绣制时一般不用劈线,但是对欣赏品来说劈线是必不可少的,劈线程度也依绣品的光洁要求而定。
刺绣,刺绣过程中,一手在绷上称“上手”,一手在绷下称“下手”,下手把针自下而上刺出绣面,上手将针自上而下刺下去,依针法不同,绣迹循环往复的方法不同。
落绷,绣品完成后,放松绷线,拆掉绷边竹,取下绷钉等。欣赏品要先装裱后落绷。
成合,即落绷后缝纫、加工成实用品或装裱成欣赏品。
针法
刺绣技艺分为针法和绣法两个层次,针法是运针的基本方法,也是线条组织的形式。赵丰先生在《丝绸通史》中将针法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基本针法,是指一针的运行轨迹和形成的结构,如直针、曲针等。
第二个层次为衍生针法,这是针法中最主要的内容,它揭示了连续的基本针法之间的关系,用于描绘物体的线条或简单的面。以齐针为例:齐针是衍生针法中的基础,其线条排列匀整,起针、落针都要在纹样外边缘,线条排列整齐,不可重叠,不可露底。还有抢针、参针、套针等。
第三个层次为衍生针法组合,用于描绘一个较为立体的形,如刻鳞针等。
二.印染
印染,是对丝织品进行处理,也就是染色、印花、整理等,使得丝织品具有一定色彩、花纹、光泽度。
在中国的文字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字是源于丝绸的,它们有些最早用以表示丝绸染色,有些用以表示某一种特定颜色的丝织品。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文字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演变成指代某一颜色,经历了从特指到泛指的过程,保留下来成为常用文字;而有些则随着该种丝织品的减少而很少使用,逐渐成为了生僻字。经过对《说文·糸部》中这类文字的收集、整理和筛选,将与古代五色“青、赤、黄、白、黑”的部分相关文字列出。
青色系(主要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
繱:“繱,帛青色。”为浅蓝色的帛。
纶:“纶,青丝绶也。”
绀:“绀,帛深青扬赤也。”指微呈红色的深青色。
绿:“绿,帛青黄色也。”本义为绿色,即像草木之叶茂盛时的颜色。
缥:“缥,帛青白色也。”本义为青白色,即淡青色的丝织品。
緅:“緅,帛青赤色也。”指青红色的帛。
赤色系(主要用赤铁矿、朱砂、银朱、茜草、红花等染成)
绯:“绯,帛赤色也。”本义为红色丝织品,后泛指红色。
绛:“绛,大赤也。”指大红色。
缇:“缇,帛丹黄色。”本义为橘红色的丝织品。
纁:“纁,浅绛也。” 本义为浅红色。
縓:“縓,帛赤黄色。”指浅红色的丝织品。
缙:“缙,帛赤。”本义为浅红色的帛。
红:“红,帛赤白色。”本义为赤中带白的帛,即粉红色的帛。
赤:“赤,南方色也。”(《说文·赤部》)本义为火红色,比朱红稍浅。
綪:“綪,赤缯也。”指赤色的丝织品,亦被用来命名青赤色。
絑:“絑,纯赤也。”
绌:“绌,绛也。”
黄色系(主要用栀子、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染成)
缃:“缃,帛浅黄色也。”本义为浅黄色的帛。
白色系(主要用云母粉涂染,或漂白)
缟:“缟,鲜色也。”本义为一种白色精细的丝织品。
黑色系(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莲子壳、鼠尾叶等染成)
缁:“缁,帛黑色也。”本义为黑色的帛。
缲:“缲,帛如绀色。”本义为微带红色的黑帛。
纔:“纔,帛雀头色。”黑里带红的颜色。
玄:“玄,幽远也。”本义为染黑。
古代将青(即蓝色)、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也称间色。
中国古代丝织品的着色原料基本采用天然染料,主要以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为主。
矿物颜料
用矿物颜料为丝织品染色也称石染,主要有:暗红色颜料赤铁矿(赭石)是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红色颜料,涂染效果稳定持久,但色泽暗淡,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红色颜料朱砂,使用广泛,其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绿色颜料孔雀石(石绿),有结构疏松易于研磨的特点,色泽稳定,其主要成分为碱性碳酸铜;蓝色颜料石青,色泽翠兰;黄色颜料石黄,色相丰满纯正,牢度较好。泥金泥银是用金银研成极细的粉末,加入胶调和成泥状。矿物颜料与纤维间不能产生化学反应,只是以物理方式附着在织物上,所以易于脱落,要借助黏合剂着色。
植物染料
用植物染料为丝织品染色也称为草染,主要有:染青色的蓝草;染红色的茜草;染黄色的栀子、地黄;染紫色的紫草;染绿色的艾草;染皂褐色的皂斗,等等。以植物染料染制时其色素分子由于化学吸附作用,能与织物纤维亲和,因而改变纤维颜色,经日晒水洗也很少脱色,所以称之植物“染料”,而非“颜料”。
虽然矿物颜料做施色剂远远早于植物染料,但是由于植物染料丰富,色泽繁多,牢固度好,所以矿物颜料逐渐只被用作局部着色,而植物染料则渐渐成为染色的主要原料。
另外,对于以丝织品为地的刺绣针法来说,还存在针向的概念。针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散向针,针向可向任意方向,从而形成普通绣品;第二类是经纬针,针向严格按照织物孔眼行走,与经纬线或平行或垂直或成一定角度,从而形成纳纱类绣品;第三类是上下针,如钉针只是在织物上上下下穿绕,以将其他装饰品钉在织物上为目的,从而形成钉物类绣品。
绣法
绣法是有选择的组合运用各种针法形成的刺绣方法,还包括选择相应的轮廓、丝理、配色以及线条的粗细、虚实等等,这些因素的不同搭配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绣品。由于刺绣针法和绣法种类庞杂,专业性强,各种针法绣法在不同绣种的命名、定义和分类存在差异,故此仅对部分典型绣法进行简要介绍。
锁绣又称辫子绣,最早出现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绣法,它是指以圈针的方式使绣线形成一串串圆圈,盘在织物表面形成色区。唐中期时使用广泛,并一直沿用至今。
钉线绣出现于唐代晚期,是指将丝线按设计图案钉绣在织物上,可分为针迹暴露和隐藏于线梗中,及明钉和暗钉两种,此外还有钉彩绣、钉金绣。
平绣出现于汉代,兴盛于唐,是指以平针为基础针法的绣法,其特点为绣面平整、线迹细腻、色彩艳丽。自古至今,平绣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四大名绣基本都使用该种绣法。平绣中的针法主要有齐针、抢针、套针、参针等。
纳绣又称纳纱绣,在苏绣中称其为戳纱或穿纱,它以方格纱为底料,严格按照格数刺绣,花纹间空眼对齐。戳纱绣一般运用平针,线迹较短。
打籽绣是指将丝线打籽后绣在织物上,以点形成色区后形成图案。该绣法多用于花卉、果实等作品,效果逼真。
编绣是指将丝线按直线、斜线、平行线相互交叉“编织”出网格图形的绣法,该绣法大多用于绣品的局部装饰。可绣出鱼鳞状的刻鳞针针法多用于此绣法。
发绣是指以发代线,使用缠针、滚针和网绣等少数针法。该绣法适用于白描(即勾勒线条不上色彩),以滚针绣轮廓,以网绣绣衣裙,效果独特。
桑蚕丝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光线而形成幻彩光,丝绸美妙的光泽与质感就来自这三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种流光溢彩的美好质感,就成为中国丝绸生产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力,由此在桑蚕丝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出现新的织物、新的颜色、新的刺绣技艺,汇成中国丝绸独步世界的瑰丽容颜。
染色
古时称先织后染者为织纹,先染后织者为织锦。先染是染丝用做织锦和刺绣的原料,后染是织成绸再染色。无论是先染还是后染,选用颜料与染色原理基本相似,只是在操作要求和所用器具上略有不同。染色技术主要分为涂染和浸染。
涂染
涂染所用颜料不能溶于水,多以矿物质为主。矿物颜料要借助某些介质,如淀粉糊、胶等粘合剂使色彩附着于纤维上。把矿物颜料研磨成细粉末,调制成浆液,以刮涂或者浸泡的方式涂覆在丝线或织物上,晾干即可。
浸染
浸染是把丝和丝织物放入染液中浸渍,按照颜色深浅要求,可作多次浸染,一般植物染料使用这种方法。浸染又可分为套染、媒染等。
套染是将织物多次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以此获得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染红后再浸入蓝色染液以取得紫色。
媒染是用在染料中加入媒染剂染色,借助这种媒介物质使染料中的色素附着在织物上,此法染制的织品色彩多样,牢固度强。植物染料中,除红花,栀子等可直接染色的染料外,大多数植物染料需要借助染媒使颜料固着于纤维上,以形成颜色。古代采用的染媒主要有明矾、铁浆、草木灰等。
印花指将色浆或染料直接施于织物上,按工艺来分,主要有直接印花和防染印花。
直接印花
直接印花包括画绘、凸版印花、印金。画绘是将颜料或染料画在织物上,殷周时普遍使用。画绘费工费时、色牢度差,很快被其他方法代替。凸版印花是指事先将所需印制的图案雕刻在印板上,在印板上刷上染料,再将涂有染料的印板盖在织物上,印出图案。这种印花方法可以反复进行,在同一织物上印制出重复图案或相同图案的多件产品。印金印花的方法是用型版蘸上浆在织物上印出图案,然后取碎金箔覆盖,再盖以薄纸,在纸上用毛笔轻刷,浆料干燥后将印金织物背面朝上轻拍,多余金箔抖落。
防染印花
在丝织品上运用防染印花工艺称为缬。染缬分为夹缬(板防)、绞缬(扎结防)、蜡缬(蜡防)、灰缬(碱防)四类。
夹缬工艺是在两块木板上根据所需图案雕刻成镂空型版(图31),图案分为阴阳纹,阴纹染色,阳纹防染。染色时将织物折叠紧紧加在镂空版中,浸到染液中,织物加紧部分因无法渗入染液而不能受染,而镂空处上色。晾干后,去掉夹板,即可得到印有图案的织物。隋炀帝曾经制作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德宗贞元三年(787 年),大唐为了与党项互市,以缯交换牛,就大量以彩缬法染制了18万匹缯(图32)。明代的织锦与刺绣兴起以后,夹缬逐渐衰落,并被碱印、拓印,刮浆防染法取代。
绞缬工艺兴盛于唐代(图33),又称扎染,这种工艺依照图案设计要求用缝、捆、打结等防染手段(图34),阻止织物局部上色,而被染部分呈现图案。具体方法为:用线沿图案边缘将织物钉缝抽紧即缝扎法,或将织物按要求折叠以线绳捆绑即捆绑法,或以织物自身打结抽紧即打结法等方法处理织物的欲上色印花部分,然后浸染于染液中。完成后,取出晾干,扎结部位因未接触染液而呈现着色不充分的图案。此方法得到的织物图案边缘由于少量渗入染液而自然形成色晕效果,使图案更为自然更富变换。
蜡缬工艺又称蜡染,操作时,蘸熔化的蜜蜡绘图案于织物上,蜂蜡冷却凝固后,将织物浸入染缸。由于蜂蜡的阻隔,织物表面被蜡覆盖的区域接触不到染料,因而保持原色。从染液中取出织物后,加热去除蜂蜡,便呈现出所需图案(图35)。由于蜂蜡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容易开裂,蜂蜡表面会形成细小裂纹。印染时,染料会沿隙渗入,在成品中便会呈现细丝状的不规则条纹,俗称“冰纹”。虽为工艺缺陷却也因此产生一种自然素朴的美,由于蜂蜡裂纹没有规则,所以也不会形成两条相同的冰纹,我们可以此辨别蜡染产品是否为手工生产。蜡染制品在中国西南如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广泛。
蜡缬工艺中所用的防染剂蜂蜡成本较高,因此被更为廉价的碱性防染剂代替。古代碱性物质主要来自石灰、蜃灰和草木灰,所以运用这种碱性物质做防染剂的方法称为灰缬。灰缬印染原理是利用碱性物质对某些染料的阻染作用,先将含碱浆料施于织物上,施浆处丝胶脱落,投入染液后由于生丝、熟丝上色程度不同而呈现深浅层次不同的花纹效果。
织造
中国古代丝织品是以天然长丝——蚕丝为原料织成的制品,也是我们常说的“丝绸”。古代的大部分丝织品种流传至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丝和合纤丝等人造纤维也应用到丝绸生产中,所以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不再局限于纯蚕丝织物,而是将以蚕丝、人造丝、合纤丝等天然或化学长丝为原料的纯纺或交织成的织物称为丝织品。虽然现在大部分丝织品仍然沿用古时的名称,但其所代表的物质已有差异。为规范和统一中国的丝织品种,1965年国家纺织工业部制订了《丝织品分类定名及编号》,根据丝织品的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材料、外观特征以及用途综合分类,将其分为14大类:纺、绫、缎、绉、绡、绢、绒、绸、纱、罗、锦、绨、葛、呢,其中每一大类中根据原料可分为桑蚕丝织物、人造丝织物、合成纤维丝织物、柞蚕丝织物与交织织物;根据用途可分为服装用绸、装饰用绸、工业用绸等等,共有将近2000个品种。
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平整细洁,手感滑爽,较为耐磨,又称纺绸。原料可为桑蚕丝、涤纶丝、人造丝等,也可以是以长丝为经,人造棉、绢纺纱为纬交织而成。品种有电力纺、杭纺等。
斜纹单层织物,质地细薄,光泽较好,种类有提花和不提花两大类。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汉代散花绫是丝织品中花纹最多的,可与刺绣比美。唐代有双丝绫、镜花绫、吴绫、交梭绫、缭绫等,宋代有白花绫、莲绫、水波绫、越州寺绫等。(图7)现代有素绫、花绫、采芝绫、美丽绫等。
缎纹组织,缎纹是基础组织中出现最迟的一种,至今尚未发现宋代以前的缎织物实物。缎织物表面光滑明亮,精致细腻,织物正反面有明显差别,因织物表面浮长线多而长,故易擦伤、起毛、勾丝。缎可熟织也可生织,按其织造和外观可分锦缎(如织锦缎、古香缎)、花缎(如花软缎)、素缎三种。两宋辽金时期有五枚缎、条纹缎、销金彩缎等,元代有正、反五枚暗花缎,明清有妆花缎、宋锦缎、闪缎、摹本缎等。
绉组织(即以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为基础,以增减、调移、结合组织点的方式,在织物表面形成错综排列、无明显规律、凹凸起皱外观的组织),有肌理感,质地轻薄,光泽柔和,手感糯爽,富有弹性,抗皱性较好。如中薄型的双绉、轻薄透明的乔其纱等。
平纹组织或透孔组织(透孔组织即由于经纬线浮长不同,在交织作用下,经纱相互靠拢集合成束,束间出现均匀分布的纱孔),表面有方正清晰的孔眼,经纬密度较低,轻薄透明,却不柔软,有一定的爽挺度。品种有真丝绡、闪光绡、建春绡等。
平纹组织或重平组织(重平组织即在平纹组织基础上,沿着经向或纬向延长组织点所构成的组织,织物表面呈现出纵向或横向的凸条纹),由经纬线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先染色后织造,没有花纹。表面细密平整,挺括坚韧,质地轻薄,可用以题诗作画或装裱。品种有素绢、织金绢、丛花绢、天香绢等。明代规定四民之末的商贾不能穿贵重的丝织品,只能穿绢和布(棉布、麻布)。
绒
表面有耸立或平排的紧密绒圈或绒毛的丝织品,质地丰腴柔软,色泽鲜明柔和,悬垂性很好。丝绒是高级丝织品,费工费时,价格昂贵。明代宫廷中用天鹅绒作冬季的烟墩帽。
绸
平纹组织或平纹变化组织(平纹变化组织即以平纹组织为基础,沿经纬其中某一方向或两个方向延长组织点,使组织循环扩大、演化而来的组织),经纬交错紧密,所以质地一般较为密实,耐用性较好。西汉前,绸主要是用各种粗乱丝条纺纱织成的平纹丝织物,较耐磨,六朝时开始有粗、细之分,唐代将绸作为贡品,品种较多;宋代后,常用精练丝在平纹地上起本色花,称暗花绸。明清以来绸成为最常用的丝织物,人们常以“丝绸”指代丝织物(图13)。品种有绵绸、双宫绸、鸭江绸、塔夫绸等。
纱
纱组织(即每织入一根纬纱,绞经扭绞一次),表面具有透明的纱孔,密度低,质地轻薄。品种有绉纱、香云纱、庐山纱、织金纱等。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1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包括领和两袖镶边在内仅重49克。
罗
罗组织(即每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根纬纱,绞经扭绞一次),质地非常轻薄,挺括而凉爽透气。有方孔的叫纱罗,有花纹的叫花罗。中国罗织物历史悠久,出土丝织物中已有商代的罗残片,战国楚墓中也发现大量花罗。明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庶人、农人、商贾不得穿罗。罗织物品种有云罗、杭罗、帘锦罗、软烟罗等。
锦
用彩色丝线织成的有花纹的丝织物。锦采用精练、染色的桑蚕丝为主要原料。吐鲁番出土的唐代相花鸟锦鞋、云头锦鞋在一双鞋上就用了三种锦,是目前所见的最精湛的唐锦。锦织物的代表品种有:宋锦、蜀锦、云锦。锦织物外观绚丽多彩,质地厚实丰满,古代有“织彩为文”、“其价如金”之说,人们常以锦形容美好事物,如成语中的“锦上添花”、“前程似锦”、“衣锦还乡”等。
绨
平纹组织,质地较粗厚致密,织纹简洁清晰,手感平挺,秦汉以来常做袍料,引申为眷恋故旧。还有一种用丝线做经,用棉线做纬的纺织品,比绸粗糙厚实,表面较粗糙,叫线绨,又分为素线绨、花线绨、蜡线绨,其中大花纹的线绨常用于做被面,其他大多做衣料。
葛
采用平纹、经重平或急斜纹组织织造,厚实并有明显横菱纹的丝织物。经纬采用相同或不同原料织制,经丝细而纬丝粗,经细纬粗,经密纬疏,地纹表面光泽弱,具有明显的横向凸条纹。葛类织物分为素花葛、提花葛两类,一般用丝做经,棉线或麻线等做纬。葛类丝织物的精练、染色、整理工艺流程与绨相似。品种有文尚葛、缎背葛、金星葛等。
呢
斜纹组织或绉组织,经纬丝线较粗,经向为长丝,纬向为短纤维纱。表面光泽较弱、质感丰厚、具有轻微温和的茸毛感的丝织物。丝型呢是以桑蚕丝、人造丝为主要原料织造的,有如西湖呢、康乐呢、四维呢、博士呢等。
织机
远古的人们是以“手经指挂”完成“织造”的,即将若干纱线的两端一根根的固定在两根木棍上,然后绷紧木棍,用手指一根隔一根地挑起纵向纱线(即经纱),将横向纱线(即纬纱)穿入,方法类似编结。但是这种方法易使纱线纠缠在一起,速度慢、效率低,织成的织物孔径大、面积有限,所以先民发明了织机以代替手指操作。
腰机是现代织机的始祖,它以人的身体作为机架,织轴用腰带系于织工腰上,故称腰机。织工制织时需席地而坐,故又称为踞织机。据研究,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批木制织机部件为水平式腰机的部件,这说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腰机织造技术,该腰机的形式与云南石寨山出土的汉代贮贝器盖上少数民族妇女所用的织机铸像十分类似。
远古的人们是以“手经指挂”完成“织造”的,即将若干纱线的两端一根根的固定在两根木棍上,然后绷紧木棍,用手指一根隔一根地挑起纵向纱线(即经纱),将横向纱线(即纬纱)穿入,方法类似编结。但是这种方法易使纱线纠缠在一起,速度慢、效率低,织成的织物孔径大、面积有限,所以先民发明了织机以代替手指操作。
腰机是现代织机的始祖,它以人的身体作为机架,织轴用腰带系于织工腰上,故称腰机。织工制织时需席地而坐,故又称为踞织机。据研究,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批木制织机部件为水平式腰机的部件,这说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腰机织造技术,该腰机的形式与云南石寨山出土的汉代贮贝器盖上少数民族妇女所用的织机铸像十分类似。
腰机的织造方法:织造时,织工席地而坐,将经线两端分别成片卷在两根横木上,其中一根相当于现代织机上的卷布棍,将其系在腰间,另一根相当于现代织机的经轴,用脚踏住,以腰背绷紧经线。分经棍与综杆分别把奇偶经线逐一交叉分为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以纡子引纬,以打纬刀打纬。织第二梭时,将综杆提起,使下层经线变为上层,形成第二梭口,立起打纬刀固定梭口,以纡子再次引纬,如此循环往复。待一定长度的经线织完后,卷动经轴放出若干长度的经线,卷布轴卷起相应长度的织物,继续织造。
原始腰机构造虽然简单,却包含开口、引纬、打纬等主要织造运动,可以织造简单的布帛,腰机的出现是原始织造技术的重大进步,它为后世陆续出现的各种织机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依然沿用腰机进行织造,如黎族、彝族、哈尼族、高山族、苗族等。
综蹑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的纺织机的统称。其中,“综”是指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投梭受纬的装置。若干经线按照设置穿过综丝,汇聚于片综上,提起综片,经线也随之抬起,形成开口。织造时,综片上下交错,一片提起,其他全部落下。而“蹑”则是指控制综片升降的踏板,一片综对应一根蹑。踩踏在蹑上,综片上下起伏,成语“错综复杂”即是由此而来。织机采用脚踏板与综连动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反复提综的动作中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单综蹑织机按照经面角度一般可分为斜织机和立织机,主要用于织造平纹素织物。
斜织机
斜织机是中国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传统织机,因其机身倾斜、经面与水平机座成一定角度(50-60度)而得名。据史料推测斜织机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而目前发现最早关于斜织机的形象史料,则是江苏铜山县洪楼地区和江苏泗洪县曹庄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画像刻画曾母投杼断机的故事。画像中斜织机的机架、经面、脚踏提综板和系置提综杆的前大后小的形似“马头”的部件都刻画的十分清楚,学者据此复原了汉代斜织机
斜织机便于织工清楚看到经面平整程度、经纱有无断头等,经轴与布轴张力均匀,可将经纱绷紧且平整,更加利于织造。其结构和织造方法较腰机而言,织工坐在机架前,双脚自然踩踏踏板便可轻松的使经纱上下交错开口,代替了腰机的提综棍并改踞为坐,解放了织工的双手和腰部,不但减轻了织工的负担同时提高了织造速度和质量。
立织机
立织机因经纱平面垂直于地面而得名,其提经、投梭、打纬都在立架提挂的部件联动中完成,织成织物是竖起来的,故又称竖机。立织机最早出现于东汉,在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一书中称为立机子,该书详细记载了立织机零件图、总体配装图、零件尺寸、制作方法和安装方法等。立织机的两片踏板通过中轴的转动控制单片综升降,从而形成梭口,织机的自然梭口由一组分经机构开启,织机在运动中经轴也随踏板升降,以保持经线张力。其特点为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但由于立织机的经轴位于机架上方更换不变,打纬作上下运动较难掌握纬线密度,所以其普遍程度远不如斜织机,随着织机的发展明清后逐步被淘汰。
罗织物是经纱相互扭绞后与纬纱的交织而成的织物,罗织机就是专门用于织造这种绞经织物的织机,其与一般织机的区别就在于机身上装有独特的开口机构——绞综环,即半综装置。罗织机的经线分为地经和绞经,地经和绞经在织造过程中相互扭转。商周时代主要为二经绞罗,秦汉后发展为四经绞罗,到唐宋出现三经绞素罗以及在素罗上显出平纹、斜纹等结构的花罗。元代薛景石的《梓人遗制》一书中对罗织机有图形记载(图24),1987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参考该书的记载成功复原了用于织制四经绞素罗的罗织机(图25)。
在提花机出现以前,人们织制带有简单几何图案的织物时,需要根据花纹要求,在综蹑织机上安装一定数量的综片,每片综片都要穿入相应的经线。花纹越复杂,安装综片数量越多,蹑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渐渐地这些简单综蹑织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花纹要求,各种提花织机应运而生。
多综多蹑织机
多综多蹑织机是一种具有多片综片和多跟足蹑的提花织机,由简单综蹑织机发展而来,用于织制较复杂的几何纹图案的织物。多综多蹑织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因其结构较为简单,占地少,造价低,对织工技术要求较低,一般只需一名织工操作即可,所以一直沿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所织花纹中所含纬线数量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图案信息储存在一片综片内,若干综片储存一个完整的图案,织造时,一蹑控制一综,每提升一次综片,预先穿入综片的不同色彩经线压在一根纬线上,织物得到一纬图案,综片依次提升,纬纬相加在织物上组合成完整图案。
丁桥织机是多综多蹑织机中的典型机型,因其足蹑上布满竹钉,其状类似四川乡村河面依次排列的过河桥墩“丁桥”而得名。丁桥织机以织造“彩条起彩,经线显花”为特色的古代早期蜀锦即古经锦而见长,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广泛,如四川双流县等。
多综多蹑提花机的不足之处是所织花纹受到限制,只适用循环数极少的对称几何纹。
花楼织机
随着丝绸纹样的发展,花纹循环数量大大增加,构图更为复杂,多综多蹑织机很难满足这种需求,花楼织机应运而生。花楼织机,因其形状似“高楼”而得名,它比一般综片织机高出一个束综提花装置,故又称束综提花织机。其特点是提花经线不再用综片控制,而改用综线控制,提升经线的综线被几根一组打成束状,按设计好的提花纹样进行挑花分组,组成花本,吊挂于花楼之上。花楼织机分为大花楼织机和小花楼织机,适用于不同的纹样幅度和经线密度。花幅大、牵线多用大花楼织机,而花幅小、牵线少则用小花楼织机。
花楼织机用于织制花纹循环大的提花织物,织造时需要一名织工和一名挽花工配合织作。上面的挽花工高坐在花楼上,用手提拉花束综,以使经线形成开口,下面的织工同时协同动作,配色引梭打纬。为使每次提拉后的经线都能顺利复位,在每根综线下端连上一个竹棍(以增加其下垂分量,这样挽花工提经时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坐在花楼之上的一般为男性。而坐在下面踩踏踏板、抛梭配色的为女性。
花楼织机是中国提花织造技术的重大突破,以适应大型、复杂、多彩的织物纹样的织造要求,它把提花工作从织造工作中分离出来,由一人专职操作,虽较单人操作多增加一人,但织造效率和所得织物水平提高。
竹笼机
竹笼机是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提花织机,由于采用竹木结构、开口提花机构形似竹编猪笼,故又称猪笼机。其广泛用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一般用来织造壮锦等提花织物。竹笼机从前到后呈倒梯形,机架中部的杠杆用来连接蹑提拉地综,上部两根杠杆,前面悬挂编结有花本的竹笼,后面吊有重物以保持平衡,竹笼周围有竹针编排成提花用的花本圈。竹笼机的特点是少蹑控制多综,以刀杼代替梭子。其没有固定的卷布轴,送经和卷布均由人工完成,且织工要利用腰背力量控制经纱紧绷程度,所以织作时劳动强度大,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