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间艺术 > 点翠工艺

点翠工艺

来源:  浏览 8308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点翠工艺分为软翠和硬翠。1933年广州最后一家点翠工厂关门,标志着这项民间工艺退出了历史舞台。
点翠是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 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珠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点翠工艺分为软翠和硬翠,是根据点翠工艺所使用的翠鸟羽毛而划分的。
1.硬翠

 点翠采用的翠鸟羽是比较大的羽毛,叫硬翠,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
2.软翠
软翠是点翠工艺使用的是翠鸟比较细小的羽毛制作出来的点翠首饰,叫软翠。
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最好的点翠珠宝分“宝蓝”和“翠蓝”两种基本色泽,其中尤以宝蓝为佳。其色彩差异,主要与所用翠羽的品种以及不同部位的羽毛有关,其中以宝蓝色为上品,而根据工艺的不同,点翠还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若使用了其他色泽的翠鸟羽或者相近的孔雀鸟羽,制成的点翠则称“花翠”,相对价值较低。

清代点翠,一般都是宫庭富豪之物,到了清末民初,点翠便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外国在华的商人,对这点翠工艺非常感兴趣,大量的收购,广东华洋交杂之地,更是点翠的转囗站,不少点翠工场林立广东一带,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1933年,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场终于关闭,原因是点翠翠羽鸟毛已经绝市。

 梅蝶点翠头面,清,横29cm,竖14.5cm。


  清宫后妃着吉服时,头上需戴钿子,头面则是钿子顶的装饰物。
  这件头面通体为点翠工艺制成,先在地子上镂雕出六角菱花纹,再施点翠工艺,并将点翠的梅花、蝴蝶贴在菱花上。梅花的花蕊用金色缉线和料珠制成,蝴蝶的触须为捻金线制成。头面的配色素雅不失华丽,用料简单不失精美。此件既可装在钿顶上佩戴,也可以在上面另装饰更华美的钿花。


 点翠勾莲寿纹头面,清,长24.5cm,宽18cm。清宫旧藏。
  点翠头面近似半圆形,以花叶相勾连衬底。头面正中莲花一朵,围绕圆寿字六个。其上下左右各有一朵同样大小的莲花,大莲花之间又点缀小莲花,花蕊用黄色丝线编结而成。共计莲花九朵。头面通体用蓝色翠羽点翠,局部枝叶使用颜色较深的翠羽点翠。
  头面是清代吉庆场合后妃穿着吉服时头上所带钿子的装饰物,此头面乃钿子顶部装饰物。头面色彩明丽柔和,风格纤细奢华。莲花与“寿”字的组合寓意长寿,是清代吉庆纹饰的常用题材。

 

上一篇:海碗居小吃有哪些

下一篇:贵州小吃青蒿社饭

更多关于 点翠工艺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