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刻工艺也叫“錾活“,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材料,通过篆刻工具在画好的金属上錾刻出精美的艺术品。錾刻出的艺术品具有浮雕的效果,精美而富有艺术感。 铜錾刻工艺是我国流传甚早的传统手工技艺。始源于夏商,兴盛于大唐,距今已有近3000多年历史。
錾刻工艺要求既要有绘画、雕塑的基础,又要掌握钳工、锻工、板金、铸造、焊接等多种技术,对传统文化还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而且非经长期刻苦的学习和钻研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故从学此艺者不多。
錾刻的基本技法
錾刻工艺品的造型,主要分为平面的片活和立体的圆活,片活是平装在某些器物上或悬挂起来供人欣赏,圆活则多作为实用器皿使用。完成一件精美的錾刻作品需要十多道工艺程序。
錾刻主要是看錾子(凿子)的功夫和手指技巧的变化运用,达到指力、腕力、腰力及运气为一体(简称“三力一气”)形成流水的操作过程。锤子(口头)、錾子(錾刀)、垫子(胶垫)是铜錾工艺的主要手工工具,俗称“三子工具”,更是缺一不可。口头锤打凿子雕刻要顺其纹线有轻、重、快、慢之分,游走自然,达到錾有錾的风格,刻有刻的风味,结合起来则巧妙无穷。铜錾刻工艺非常灵活,可根据纹样不同的特点需要随时制作不同形状,不同锋利度的錾刀。一般采说,锋利的錾刀刻出的纹样较为细腻,而不锋利的錾刀錾出的纹样则较圆润。因为錾刻的工具基本都是艺人自己做的,所以制造者必须具备较好的钳工基础和热处理知识。錾刀的品种较多,主要分为平錾、镌錾、圆弧錾、一字錾、弯錾、定型錾、珠点(鱼子纹)錾、麻点錾、冲子錾等大小不一,规格达数百种之多。其硬度淬火后均需达60度以上。使用錾子必须靠指法的灵巧运用,并结合腕力的来回运转,掌握好重心和方向才能在铜材上行走自如,流畅自然。 “錾”和“刻”的技法运用在一起出来的图案表现力更有生气。通常因不同艺人指法技巧的差异,錾刻出的每件图纹均不相同,这也是手工錾刻工艺与其它现代工艺无法比照所具的独特之处。
勾:即在素胎上用各种弯度的“勾錾”,勾勒出基本图样,一般纹样的线条弯度就是勾錾的弧度。勾活一般在素胎的正面操作。
落:把基础纹样中不需要凸起的地方用沙地錾压下去,图案出现基本曾出。落活也是在素胎的正面操作。<
串:基础纹样中凸度不够的地方,用面积大小不同的圆头点錾,从素胎的背面冲一下,以达到要求的高度。串活是在素胎的背面操作。
台:按产品要求选用相同的楦,把料片铺在楦上,用不同的锤子把片材敲打成“楦”形,也即胎型。
压;即冲压;。
采:用方的、圆的、大小面积不同的采錾,把纹样表面处理平整光滑。
丝:用组丝錾把纹样的线条处理清晰,使图案锦上添花。
戕:錾刻工艺利用戕的方法表现明与暗,对比强烈,艺术感染力强。
阳錾:一种凸出饰物表面的錾刻花纹装饰,錾去的是花纹外的余料。
阴錾:一种凹进饰物表面的錾刻花纹装饰,錾去的是花纹本身。
平錾:在饰物表面的錾雕,直接錾去花纹图案的线条。
镂空:在片或胎型上錾出花纹后,再顺花纹边缘先錾刻,脱下地子,留下的就是镂空的花纹图案。
錾子工具种类
錾子是根据雕刻的纹饰和艺术品不同,有勾錾、直口錾、双线錾、发丝錾、半圆錾、方踩錾、半圆踩錾、鱼鳞錾、鱼眼錾、豆粒錾、沙地錾、尖錾、脱錾、抢錾等十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