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是北魏时期的平城和辽金西京,拥有很多古建筑和文物遗迹。沙岭北魏壁画墓位于大同市御河之东。御河之东,历来是大同地区文物考古的重点地区,曾出土过司马金龙墓、元淑墓、宋绍祖墓等重要墓葬。
因为此处的土质以沙子为主,所以被称为沙岭。经过调查发现,这里地处水泊寺乡沙岭村、齐家坡村的交界处,位于208国道东侧,农田中有一方圆约3000平方米的高地,海拔为1050米。
沙岭北魏时期壁画分布在墓室四壁和甬道的顶、侧部,保存基本完好,总面积约24平方米。其内容异常丰富,主要有红、黑、蓝三色,人物极具神采。壁画主要有红、黑、蓝三种颜色。北壁、东壁和南壁上既有整体壁画,又有分隔独立的壁画。有盛大的车马出行、军乐、仪仗、马车、士兵图,有栩栩如生的奇禽异兽、乐伎、侍仆造型,加上食物、酒具、建筑物和宰羊、烤羊肉串等场景,以及毡帐里或端坐或站立的男人和女人,组成了一幅盛大的宴饮图。毡帐的出现,表明北方鲜卑族人建立的北魏王朝,仍长期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西壁甬道两侧各绘有一个披甲戴盔、手持剑盾的武士。甬道的顶部则绘有两个头戴花冠,眉清目秀,下半身龙身长尾缠在一起的伏羲女娲神话图,伏羲、女娲中间还绘有一火焰宝珠纹。
壁画北壁上栏画着6个象征天上星宿的奇禽异兽,下栏第一行绘有19位女性,头绾高髻、身系飘带、袖于胸前。细红线隔离之下整个画面是一幅盛大的车马出行图。
东壁从中间往北有8位女性人物与北壁一致,往南有10位男性人物与南壁一致。正中有一高大建筑物,里面端坐男女二人,建筑物的周围有车辆、马匹、人物等,展现的是墓主人时代——北魏太延年间的社会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