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为时甚短,历史遗物甚少。山西大云院弥陀殿五代壁画为中原地区寺观壁画幸存的孤例。
大云院殿内斗、枋、替木等构件上还保存部分五代彩绘,是中国古建筑中仅有的。拱眼壁和阑额上保存有五代彩画11平方米。
大佛殿内现存五代壁画2l平方米,可辨认处,东山壁绘有“维摩经变”,紫殿红楼,流云环绕,富有传奇色彩。维摩诘托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前去探望,病床上维摩诘身着淡黄色病衣,侧身半卧于锦帐之中,身体前倾,神态庄严激昂,正在向文殊诉说自己的大乘主张。前来探视的文殊,和维摩话侧身相对坐于病榻之下,满脸虔诚,洗耳恭听,若有所思。画面背景全以人物衬托。舍利佛、香积菩萨、天王、罗汉等多人,体态丰韵,表情各异,均以前方画面人物为核心,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画面上方飞天回翔,紫雾缭绕,天女散花,呼之欲出。
弥陀殿东壁 维摩净土变 (文殊及胁侍)
画面上维摩居于北侧,穿魏晋士人服装,手执拂尘,凭几坐于设有帐幔的坐榻上。坐榻平面为长方形,周围雕束腰壶门,四角立柱,上设宝帐,榻后置屏风,帷幔缠于柱间。维摩的躯体前倾,下肢半屈半伸,面向前方,开怀畅谈,神色悠然自得。文殊师利居于南侧,结跏趺坐,戴花冠,佩璎珞,飘带从两肩垂于坐侧, 面相端庄,举止文雅,与维摩形成鲜明的对照。
弥陀殿东壁 香积菩萨和舍利佛
画面当心置香案净炉,案侧香积菩萨手捧盛满香饭的香钵,正在凝神斋供。舍利弗乌面短髭,身穿黄色僧袍,足蹬黄色僧履,合掌而立。
弥陀殿东壁 擎花天女 局部
擎花天女身姿挺秀,手托花盘侍立。《维摩经·观众生品》云:”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擎花天女似宫女 装束,蓬髮,花带,金簪,长衫,脚穿云头履,腰系玉带,俊俏潇洒。

弥陀殿东壁 诸菩萨众
五代壁画上的人物形象,肌肉丰满,面相圆润。菩萨旖旎俊俏,天王泰然自若,老者苍劲豪爽,神将勇猛威严。

弥陀殿东壁 诸菩萨众
菩萨的发型分高髻,卷髻,螺髻,项后垂辫等几种;冠饰有花冠,发圈,花带,鬓花和金簪;服饰有僧衣。襕衫,儒衫,长裙,帔帛和飘带等。
弥陀殿东壁 菩萨和天王 菩萨众的头部饰螺法或施髻,发带紧束,饰鬓花和簪花,穿儒衫长裙,腰系软带于膝部打结,简洁素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