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绿釉在陶瓷中比较少见,也叫银釉。铅绿釉最早考古发现于西汉时期,因为铅绿釉只见于墓葬,说明是作为明器而随葬的。下面样子收藏介绍一下陶瓷中的铅绿釉。
为什么叫铅绿釉
铅绿釉陶瓷是以氧化铅为主要助熔剂的一种低温釉。铅在潮湿的环境中受到水和大气的侵蚀,在一定条件下,受侵蚀的部分渐从绿色的釉面析出,经长期积淀形成的物质使器表呈现出银白色的光泽,故称铅绿釉。
铅绿釉烧造工艺
铅绿釉以黏土为胎,以氧化铜为釉色,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助溶剂,在800℃左右低温下烧造而成,这种低温釉陶器是胎和釉一次烧造而成的。

铅绿釉陶瓷特点
铅绿釉陶瓷因釉料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釉面为绿色,特点是釉面光泽强,表面平整光滑,釉层清澈透明,犹如玻璃一样。
铅绿釉陶瓷以普通黏土为胎,所以铅绿釉胎的硬度比较低,容易出现划痕。